《說文解字》以六書理論為框架來分析漢字結構,進而揭示其本意。但嚴格說,許慎只用了前四書。在釋形時沒有明確指出“此假借”、“此轉註”,假借、轉註應屬用字法。
壹、象形
象形字,常用“象形”、“象某形”、“象某某之形”等說明。比如:
1、象形:“氣,雲氣也。象形。”
2、象某形:“自,鼻也,象鼻形”
3、象某某之形:“牙,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
4、從某某,象某某:“果,木實也。從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二、指事
指事字,常用“指事”、“象某某之形”、“從某,從某”說明。比如:
1、指事:“丄,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
2、象某某之形:“刃,刀也。象刀有刃之形。”
3、從某,從某:“寸,十分也。從又,從壹。”
4、象某某:“兇,惡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三、會意
會意字,常常用“從某,從某”、“從某某“、“從某,從某省”、“從某,從某,某聲”、“從某某,某亦聲”、“從”帶主謂句等來說明。比如:
1、從某,從某:“伏,司也。從人,從犬。”;“望,月滿與日相望以朝君也。從月從臣,從?,?,朝廷也。”
2、從某某:“位,列。中庭之左右為之位。從人、立。”
3、從某從某會意:“信,誠也。從人從言,會意。”
4、從某從某省:“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5、從某從某,某(亦)聲:“泰,滑也,從廾,從水,大聲。”;“像,象也。從人,從象,象亦聲”。
四、形聲
形聲字常用“從某,某聲”、“從某省,某聲”,“從,某省聲”等等來說明。“從某,某聲”是說半取形,半取聲。“從某省”,是說取某字為形旁,但不取它的全形,只取形體的壹部分。“某省聲”是說取某字為聲旁,但不取它的全形,只取形體的壹部分。
轉註是特殊的形聲字,它的構形與壹般形聲字相同。
假借沒有產生新的形體,所以沒有專用的析形述語。
例如:1、從某,某(省)聲:“放,逐也。從攴,方聲”;“茲,艸”(草)木多益。從艸,絲省聲。”
2、從某從某,某亦聲:“化,教行也。從七從人,七亦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