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硫黃簡介

硫黃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拼音名 5 拉丁名 6 英文名 7 硫黃的別名 8 來源 9 產地 10 生藥性狀 11 硫黃的鑒別 12 硫黃的炮制 13 含量測定 14 性味歸經 15 硫黃的功能與主治 16 硫黃的用法與用量 17 使用禁忌 18 配伍禁忌 19 硫黃的藥理作用 20 硫磺中毒 21 貯藏 22 硫黃藥品說明書 22.1 適應癥 22.2 用量用法 23 硫黃的藥典標準 23.1 品名 23.2 來源 23.3 性狀 23.4 鑒別 23.5 含量測定 23.6 硫黃飲片 23.6.1 炮制 23.6.1.1 硫黃 23.6.1.1.1 鑒別、含量測定 23.6.1.2 制硫黃 23.6.2 性味與歸經 23.6.3 功能與主治 23.6.4 用法與用量 23.6.5 註意 23.6.6 貯藏 23.7 出處 24 參考資料 附: 1 用到中藥硫黃的方劑 2 用到中藥硫黃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硫黃 1 拼音

liú huáng

2 英文參考

brimstone [朗道漢英字典]

sulfur grundum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ulfur [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Sulfur(拉)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ulfur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硫黃為中藥名,見《吳普本草》。為自然元素類礦物硫族自然硫[1]。

硫黃是古代煉丹常用礦物之壹。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拼音名

Liuhuang

5 拉丁名

Sulfur(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英文名

sulfur(《中醫藥學名詞(2004)》)

7 硫黃的別名

石硫黃[2]。

8 來源

硫黃為自然元素類礦物硫族自然硫[1]。

硫黃為硫黃礦或含硫礦物冶煉而成的塊狀物[2]。

硫黃為自然元素類礦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後,加熱熔化,除去雜質;或用含硫礦物經加工制得。

9 產地

硫黃產山西、陜西、河南、山東、湖北、湖南、江蘇、四川、廣東、臺灣等地[2]。

10 生藥性狀

硫黃呈不規則塊狀。

黃色或略呈綠黃色。

表面不平坦,呈脂仿光澤,常有多數小孔。

用手握緊置於耳旁,可聞輕微的爆裂聲。

體輕,質松,易碎,斷面常呈針狀結晶形。

有特異的臭氣,味淡。

11 硫黃的鑒別

硫黃燃燒時易熔融,火焰為藍色,並有二氧化硫的 *** 性臭氣。

12 硫黃的炮制

硫黃:除去雜質,敲成碎塊。

制硫磺:取凈硫黃塊,與豆腐同煮,至豆腐顯黑綠色時,取出,漂凈,陰幹。

每硫黃100kg ,用豆腐200kg 。

13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細粉約0.2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制氫氧化鉀滴定液(0.5mol/L)50ml,加水10ml,置水浴中加熱使溶解,並揮去乙醇(直至無氣泡、無醇嗅)。

加水40ml,於瓶頸插入壹小漏鬥,微沸10分鐘,冷卻,小心滴加過氧化氫試液5ml ,搖勻,置沸水浴中加熱10分鐘,冷卻至室溫,用水沖洗漏鬥及瓶內壁,加入甲基橙指示液2 滴,用鹽酸滴定液(0.5mol/L)滴定,並將滴定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即得。

每1ml 的乙醇制氫氧化鉀滴定液(0.5mol/L)相當於8.015mg 的S。

本品含硫(S)不得少於98.5%。

14 性味歸經

硫黃味酸,性溫,有毒;入腎、大腸經[2]。

15 硫黃的功能與主治

硫黃外用解毒殺蟲療瘡;內服補火助陽通便。

硫黃外治用於疥癬,禿瘡,陰疽惡瘡;內服用於陽痿足冷,虛喘冷哮,虛寒便秘。

硫黃具有解毒殺蟲,補火助陽的功效[2]:

硫黃治疥癬,禿瘡,陰疽惡瘡,濕疹:研末油調塗敷[2]。

硫黃治命門火衰,陽痿,腰酸膝冷,腎虛喘促,虛寒腹痛,瀉痢,便秘:研末服,1.5~3g;或入丸劑[2]。

應與豆腐同煮後用[2]。

煉丹家用為丹藥[2]。《抱樸子內篇·金丹》:“以華池和丹,以曾青硫黃末覆之蔫之,內筩中沙中,蒸之五十日,服之百日。”

16 硫黃的用法與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油調塗敷患處;內服1.5~3g,炮制後入丸散服。

17 使用禁忌

孕婦忌服硫黃[2]。

18 配伍禁忌

硫黃畏樸硝、芒硝、元明粉[2]。

19 硫黃的藥理作用

硫黃內服後變為硫化物或硫化氫, *** 胃腸黏膜,蠕動增加,導致下瀉[2]。

硫化物局部應用,有軟化表皮、溶解角質及殺死皮膚寄生蟲(疥)的作用[2]。

20 硫磺中毒

硫黃內服中毒時,呼氣有硫化氫味,可出現嘔吐、吞咽困難、頭痛、眩暈、腹痛、腹瀉甚至虛脫等癥[2]。

21 貯藏

置幹燥處,防火。

22 硫黃藥品說明書 22.1 適應癥

有殺菌(包括真菌)及殺疥蟲的作用。本身並無此作用,與皮膚接觸後變為硫化氫與五硫磺酸後顯效。硫磺對皮膚有溶解角質作用。治療脂溢性皮膚病、疥及牛皮癬等。

22.2 用量用法

治介瘡時用10~25%的軟膏,於夜間塗搽。治療皮脂漏,痤瘡等皮膚疾患可用5%~10%的軟膏。

23 硫黃的藥典標準 23.1 品名

硫黃

LIuhuang

SULFUR

23.2 來源

本品為自然元素類礦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後,加熱熔化,除去雜質;或用含硫礦物經加工制得。

23.3 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塊狀。黃色或略呈綠黃色。表面不平坦,呈脂肪光澤,常有多數小孔。用手握緊置於耳旁,可聞輕微的爆裂聲。體輕,質松,易碎,斷面常呈針狀結晶形。有特異的臭氣,味淡。

23.4 鑒別

本品燃燒時易熔融,火焰為藍色,並有二氧化硫的 *** 性臭氣。

23.5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細粉約0.2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制氫氧化鉀滴定液(0.5mol/L)50ml,加水10ml,置水浴中加熱使溶解,並揮去乙醇(直至無氣泡、無醇臭)。加水40ml,於瓶頸插入壹小漏鬥,微沸10分鐘,冷卻,小心滴加過氧化氫試液5ml,搖勻,置沸水浴中加熱10分鐘,冷卻至室溫,用水沖洗漏鬥及瓶內壁,加入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鹽酸滴定液(0.5mol/L)滴定,並將滴定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乙醇制氫氧化鉀滴定液(0.5mol/L)相當於8.015mg的硫(S)。

本品含硫(S)不得少於98.5%。

23.6 硫黃飲片 23.6.1 炮制 23.6.1.1 硫黃

除去雜質,敲成碎塊。

23.6.1.1.1 鑒別、含量測定

同藥材。

23.6.1.2 制硫黃

取凈硫黃塊,與豆腐同煮,至豆腐顯黑綠色時,取出,漂凈,陰幹。

每100kg硫黃,用豆腐200kg。

23.6.2 性味與歸經

酸,溫;有毒。歸腎、大腸經。

23.6.3 功能與主治

外用解毒殺蟲療瘡;內服補火助陽通便。外治用於疥癬,禿瘡,陰疽惡瘡;內服用於陽痿足冷,虛喘冷哮,虛寒便秘。

23.6.4 用法與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油調塗敷患處。內服1.5~3g,炮制後入丸散服。

23.6.5 註意

孕婦慎用。不宜與芒硝、玄明粉同用。

23.6.6 貯藏

置幹燥處,防火。

23.7 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