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的讀音:jú。
局的意思:
1.棋盤:棋~。
2.棋類等比賽:開~。對~。當~者迷。
3.棋類等比賽的形勢或結局:勝~。平~。和~。
4.下棋或其他比賽壹次叫壹局:下了壹~棋。
5.形勢;情況;處境:結~。戰~。顧全大~。
6.人的器量:~量。~度。
7.稱某些聚會:飯~。賭~。
8.圈套:騙~。
9.拘束:~促。~限。
10.姓。
11.某些商店的名稱:書~。
字源演變:
《說文解字》提出“局”從尺、從口,將其定義為象形字,認為口在尺下,表示反復壓迫,當三緘其口,故將其本義理解為“局促” 。但後人經研究後,在《字源》中提出,“局”是形聲兼會意字,從屍,從句,句亦聲。“屍”本指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從屍、從句",是屈曲、委曲的“曲”的本字。
局從屍,這種代死者受祭的人是因環境驅使而曲身,才不得直立舒展。因此,許慎對“局”的本義說解及字形分析均有誤,睡虎地秦簡寫法可糾其誤。從屍、從句的寫法壹直到隋唐墓誌中還保留著,《說文》小篆則是已經訛變了的形體。?
局字的字義,後來也就沿著局促和彎曲兩個相關的方面延伸和演變。引申為逼迫、狹小之義。作棋盤、局面、局部、機關單位名稱講則是假借義。睡虎地秦簡中作“棋盤”講。
康熙字典:
《廣韻》渠玉切。《集韻》《韻會》衢六切。並音局。?
《說文》:促也。從口在尺下,復局之。壹曰博所以行棋。博局外有垠堮,周限可用,故謂人材為幹局。《廣韻》:曹局也。《禮·曲禮》:左右有局。註:軍之左右有部分,不相濫也。
又:各司其局。註:軍行,須監領也。
又拘也,促也,曲身也。屈原《離騷》: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註:曲促回顧,不前也。《史記·魏其傳》:今日廷論,乃局趣效轅下駒。又鬈發也。《詩·小雅》:予發曲局。註:局,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