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制字筆順

制字筆順

制的筆順:撇,橫,橫,豎,橫折鉤,豎,豎,豎鉤。

1、制定,用文字規定。

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易·節》

今也,制民之產。——《孟子·梁惠王上》

故王者之制法,昭乎如日月。——《鹽鐵論·刑德》

周之王也,制禮。——《左傳·哀公七年》

又如:制宜(謂區別不同的情況而制定適宜的方式方法);制則(制定法度);制立(建立制度);制改(改制。謂制定典章革除弊端)。

2、控制;制服。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孫子·虛實》

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

威制豪強。——《漢書·趙廣漢傳》

制其兵。——漢·賈誼《過秦論》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征例切,音制。《說文》裁也。

又《增韻》正也,禦也,檢也,造也。

又《廣韻》禁制也。

又《前漢·高帝紀》太後臨朝稱制。《註》師古曰:天子之言曰制書,謂為制度之命也。

又成法曰制。《左傳·隱元年》今京不度,非制也。

又《禮·曲禮》士死制。《註》制謂君命,士受命致死也。

又《禮·禮器》大廟之內敬矣,君親制祭。《註》朝踐進血之時,君自斷制牲肝,洗於郁鬯,祭神於室也。

又邑名。《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