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中國有多少信氏

中國有多少信氏

***有多少姓氏?不同時期的統計數字不壹樣:

漢代應劭《風俗通》收錄近500個。

唐代林寶《元和姓纂》收錄1232個。

宋代鄭樵《通誌·氏族略》收錄1745個。

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收錄3736個。

明代王圻《續文獻通考》收錄4657個。

今人陳歷甫最近編寫出的《中華姓氏書法大辭典》收錄10129個,其中漢族姓氏8000多個,少數民族姓氏2000多個。據《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1月15日的最新報道,如今陳歷甫掌握的古今中華姓氏數目已達到15142個,創下了姓氏收集數量之最。

最常用的姓氏有多少?

所謂“常用姓氏”也是壹個在壹定歷史時段和區域範圍內的相對性概念。如通行的《百家姓》版本***收438個姓氏,只能看作是北宋初年漢民族範圍內的常用姓氏。明代初年翰林編修吳沈奉旨編纂《皇明千家姓》,***收1968個姓氏,則是當時的常用姓氏。現在搞姓氏學研究的人,多以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杜若甫和袁義達先生的研究成果為權威性的說法。杜、袁兩人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1987年大陸人口的隨機抽樣資料以及臺灣的姓氏統計資料,經過計算機處理,確定中國人的姓氏為11969個,其中單姓5327個,復姓6642個(絕大多數為少數民族姓氏);目前仍在通用的漢姓約3050個,按其所屬人口多少為順序,排在前100位的姓氏是:

表22:現代中國前百位“大姓”

1.李 2.王 3.張 4.劉 5.陳 6.楊 7.趙 8.黃 9.周 10.吳 11.徐 12.孫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馬 20.羅 21.梁 22.宋 23.鄭 24.謝 25.韓 26.唐 27.馮 28.於 29.董 30.蕭 31.程 32.曹 33.袁 34.鄧 35.許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呂 41.蘇 42.盧 43.蔣 44.蔡 45.賈 46.丁 47.魏 48.薛 49.葉 50.閻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鍾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範 62.方 63.石 64.蛔 65.譚 66.廖 67.鄒 68.熊 69.金 70.陸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顧 82.侯 83.召 84.孟 85.龍 86.萬 87.段 88.雷 89.錢 90.湯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喬 97.賀 98.賴 99.龔 100.文

這是就全國範圍而言,如果分地區統計的話,情況又不壹樣了。如20世紀70年代的臺灣地區的通用漢姓為1027個,排在前100位漢姓順序是:

表23:臺灣前百位“大姓”

1.陳 2.林 3.黃 4.張 5.李 6.王 7.吳 8.蔡 9.劉 10.楊 11.許 12.鄭 13.謝 14.郭 15.賴 16.曾 17.洪 18.邱 19.周 20.葉 21.廖 22.徐 23.莊 24.蘇 25.江 26.何 27.蕭 28.羅 29.呂 30.高 31.彭 32.朱 33.詹 34.胡 35.簡 36.沈 37.施 38.柯 39.盧 40.余 41.翁 42.潘 43.遊 44.魏 45.顏 46.梁 47.趙 48.方 49.孫 50.鐘 51.戴 52.杜 53.連 54.宋 55.鄧 56.曹 57.侯 58.溫 59.傅 60.藍 61.姜 62.馮 63.白 64.塗 65.蔣 66.姚 67.卓 68.唐 69.石 70.湯 71.馬 72.巫 73.汪 74.紀 75.董 76.田 77.歐 78.康 79.鄒 80.尤 81.占 82.薛 83.嚴 84.鐘 85.程 86.龔 87.丁 88.童 89.黎 90.金 91.韓 92.錢 93.夏 94.袁 95.倪 96.阮 97.柳 98.毛 99.駱 100.口

兩份資料互相比照,便能看出通用姓氏的地方性特色。最使臺灣同胞產生強烈認同感的是,這份姓氏排序,幾乎就是福建、廣東地區姓氏排序的翻版,因而成為“臺灣與大陸兩地的居民自始至終都是血肉相連的最具體說明”(彭桂芳《“唐山過臺灣”的故事》)。

上海的姓氏使用情形,也是自成特色。據調查,至1997年底,上海***有傳統姓氏1340個,其中單姓1304個,復姓36個,此外還有為數甚多的聯壁姓氏和外國姓氏,這與壹部分上海人觀念上的“前衛”以及涉外婚姻的增多大概有些關系。排在前100位的姓氏是:

表24:上海前百位“大姓”

1.張 2.王 3.陳 4.朱 5.徐 6.李 7.沈 8.周 9.陸 10.吳 11.顧 12.楊 13.黃 14.劉 15.孫 16.趙19.施 20.唐 21.錢 22.曹 23.蔡 24.姚 25.潘 26.馬 27.蔣 28.商 29.許 30.俞 31.丁 32.倪 33.何 34.宋 35.夏 36.袁 37.龔 38.鄭 39.葉 40.嚴 41.範 42.林 43.馮 44.戴 45.郭 46.陶 47.謝 48.董 49.湯 50.薛 51.方 52.姜 53.邵 54.韓 55.秦 56.汪 57.季 58.盛 59.莊 60.邱 61.毛 62.羅 63.程 64.郁 65.杜 66.瞿 67.呂 68.葛 69.傅 70.江 71.蘇 72.彭 73.奚 74.章 75.任 76.余 77.石 78.盧 79.殷 80.淩 81.喬 82.史 83.鐘 84.蕭 85.梁 86.費 87.華 88.仲 89.鄒 90.包 91.魏 92.崔 93.衛 94.洪 95.侯 96.翁 97.樊 98.虞 99.孟 100.康

(資料來源:盧誌新《上海姓氏知多少》,原載《上海灘》2000年第1期)

從上表可以看出,如朱、張、顧、陸、沈、錢等位居前列的姓氏,都是上海歷史上的“著姓”;而像曾、孔、賈、閻這些在全國範圍來說都是位居前列的大姓,在上海卻均在百名之外。

西天娶妻 回答采納率:26.6% 2008-08-02 13:04 檢舉

中國人到底有多少姓?據《中國姓氏的文化解析》壹書作者王泉根教授的統計,宋代初年的《百家姓》壹書,***收集了442個單姓,61個復姓,***計為503姓。明代陳士元編的《姓鐫》 ***收錄單姓、復姓3625個。1978年,有關部門通過戶籍部門和郵電部門對七大城市漢字姓氏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後,所得姓氏總數為2587個。1984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閻福卿等 編寫的《中國姓氏匯編》壹書收集單姓、復姓***計5730個。而臺灣學者王素存寫的《中華姓府》收集到的古今漢字姓氏又多達7720個。1996年,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由袁義達 、杜若甫編著的《中華姓氏大辭典》,***集錄我國古今有文字記載的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姓氏則又多達11969個,其中單字姓5327個,雙字姓4329個,三字姓1615個,四字姓569個,五 字姓96個,六字姓22個,七字姓7個,八字姓3個,九字姓1個,此外還有異譯、異體字姓氏3 136個。據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姓氏數量的最新統計,也是最多的統計。?

但即使這個數字,恐怕也難說是很準確的,中國的姓氏數量可能比我們要統計到的多得多。就是《中華姓氏大辭典》的作者在他們的調查中也發現,在民間還有壹些未見諸姓氏專著的 姓氏,有的姓,是各種字典裏都找不到的字,如SX(B-*5HT6”SS山丘SX) (音“亞”),在遼寧省昌圖縣民間就發現 不止壹個家庭是這個姓。還有的姓在字典中有此字,但不作姓氏解釋,而且讀音也不同,如姓束(音“辣”),陜西省安祿縣就有分布。其他罕見的姓氏還有漏、誤、簫、廟、蜜、汗、 味、以、露等。此外還有壹些在姓氏專著和漢語字典中都未曾見過的復姓,如“辜高”、“ 張簡”、“相裏”、“相望”等。?

毫無疑問,中國是壹個幅員廣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國家,也是壹個多民族的國家。經 過了壹次又壹次民族大融合,以漢民族人口為最多的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壹個多民族的融合體。姓氏作為文化的產物,由於不同地域、歷史時期和不同的風俗文化的阻隔,壹方面有的 姓氏還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另壹方面很多姓氏很難在壹些姓氏專著中搜集到和統計到。我們中華民族至今有多少姓,或者說目前有多少姓,只有留待在以後的人口普查中去進壹步落實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