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語文這二字,單看字面上,語文的?語?,意為?自己及他人的言論?(通俗點說就是妳說話時運用的語言),?文?意為?文字?、?書面言論?。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設計理念:

 自然之道是壹篇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課文。自然萬物,有著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在自然面前,我們人類該作些什麽呢?作者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為我們深入淺出的揭示了這壹哲理。朗讀是閱讀教學的壹種重要表現手段,它對領悟情感陶冶情操培養情趣很有好處。所謂讀文悟道披文入情,強調的就是讀。基於以上觀點,在本文的教學上,我嘗試運用?讀、點、演、說?的策略引導學生鉆研文本,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運用,在聽、說、讀、寫中落實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壹。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遊、偵察、愚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會寫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在小黑板上抄寫生字新詞和兩組需要比較的句子。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壹課時

 (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遊、偵察、愚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壹、導入,引出?道?

 1.故事導入。

 同學們,老師聽過這樣壹個故事。故事發生在壹個五年級的小學生身上。那天放學,他背著書包正往家裏走,突然,他發現前面不遠處的麥地裏,壹只喜鵲正撲騰著翅膀,卻怎麽也飛不起來。於是,他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鵲。他發現,那只喜鵲的翅膀受傷了。他連忙把那只喜鵲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傷口,敷上消炎藥,把它包紮好。不幾天,那只喜鵲好了。他很喜歡它,怕它飛跑了,於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給剪了,並用罩子把它罩住。他每天給它食吃,給它水喝,精心餵養。可是沒多久,妳們猜,它怎麽了?(它卻死了)

 2.引出?道?。

 是呀,這是為什麽?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設計意圖:四年級學生通過多年的學習,已初步形成了理性思維的能力;故事導入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為下壹環節打下良好的基礎。)

 板書課題。

 二、自由朗讀,疏通字詞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註意培養學生運用工具書的習慣)

 2、認讀生詞:旅遊、築巢、幼龜、沙灘、偵察、企圖、蠢事、返回、海鷗、補救、

 爭先恐後、欲出又止、若無其事、見死不救、魚貫而出、愚不可及、氣喘籲籲、響徹雲霄

 (小黑板展示,對於?若無其事?等詞語,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表演等方式理解)

 3、點名分段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對於比較難讀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齊讀或挑戰讀)

 4、初讀交流:讀了課文,妳知道了什麽?還有什麽地方不懂?(註意:要將學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進行梳理、歸納,並及時解決;若不能馬上解決,可以簡單板書,在後面的教學中相機處理,在此環節上絕對不能走形式。)

 (設計意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已初步具有,通過自讀可以進壹步激發其對課文的探究欲望,自主的利用合作等途徑去解決文中遇到的疑難之處,更有利於學生形成對於課文的獨特理解和體驗。通過點讀和交流也有利於學生之間的經驗互補,生成對課文的新的理解和體驗。)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們幹了壹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深入研讀,對於細節部分要反復推敲,不能讀讀了事,還要把字詞的理解同表演結合起來,如?突然,壹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就要把幼龜當時的'神態、眼神體會出來。

 2、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1)請壹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幼龜?和?嘲鶇?,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後評議,教師抓住?欲言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並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並書寫?幼?和?幻?這兩個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範寫?啄?字。

 (2)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詞語,如?焦急?、?冷淡?、?若無其事?、?極不情願?、?頹喪?,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範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最後指名上臺表演,教師采訪?向導?扮演者:妳說?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麽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3、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分組再說壹說。

 4、討論:我們幹了壹件什麽?蠢事?

 5、比較句子:

 我們幹了壹件蠢事?

 註:通過比較,並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了壞事,是?愚不可及?。然後範寫?愚蠢?,學生多練習幾遍。

 (設計意圖:通過?我們幹了壹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這壹主問題可以將學生對全文主要內容的理解穿起來,加深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朗讀是閱讀教學的壹種重要表現手段,它對領悟情感陶冶情操培養情趣很有好處,在此基礎上加入分角色表演這壹環節,可以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反復表達來深化學生對於重點詞語所含情感和人物內心世界變化的理解,從而進壹步體會作者為我們揭示的哲理。)

 四、本課小結

 本來想幫助幼龜,結果卻讓許許多多幼龜成了食肉鳥的食物,在讓人惋惜的時候,它帶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呢?下節課,我們再來看看!

 (設計意圖:通過這壹環節,可以進壹步強化學生對於文章理解,為第二課時的進行打下基礎。)

 作業布置

 抄寫生字詞

 (設計意圖:本文生字較多,壹節課的講解並不能使學生全部記住和理解,因此通過這壹環節,可以讓學生進壹步理解詞語,加深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