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壹色 湖光山色 壹江春水 碧水微瀾 清澈見底 涓涓細流 潺潺流水
碧波蕩漾 波光粼粼 車水馬龍 水波不興 水波粼粼
碧海青山,碧海青天,水木清華,水石清華,水色壹天,水中撈月
柔情似水 年華似水 山清水秀,青山綠水
還有帶水的成語:水字成語
水字當頭的成語
水到渠成 水漲船高 水泄不通 水落石出 水 *** 融
水火無情 水深火熱 水性楊花 水月鏡像 水中撈月
水字在二位的成語
飲水思源 逆水行舟 流水不腐 細水長流 順水推舟
混水摸魚 萍水相逢 覆水難收 車水馬龍 似水流年
萬水千山 滴水成冰 滴水穿石 杯水車薪
水字在三位的成語
山青水秀 山窮水盡 山重水覆 火耕水耨 山高水低
風起水湧 木本水源 鏡花水月 高山水長 金沙水拍
水字在尾的成語
如魚得水 壹衣帶水 高山流水 壹潭死水 馬山楚水
行雲流水 望穿秋水 拖泥帶水 窮山惡水 落花流水
跋山涉水 晴蜓點水 蛟龍得水 雙瞳剪水,以石投水
2. 書法四字成語大全筆底龍蛇 猶言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三十壹回:“聞公博學廣記,筆底龍蛇,真才子也。”
筆走龍蛇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出處:唐·李白《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旭驚電。”
蠶頭燕尾 形容書法起筆凝重,結筆輕疾。
出處:宋·趙佶《宣和畫譜·顏真卿》“惟其忠貫白日,識高天下,故精神見於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後之俗學,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謂蠶頭燕尾,僅乃得之。”
沈著痛快 堅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出處:《法書要錄》卷壹引南朝·宋·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吳人皇象能草,世稱沈著痛快。”
沈著痛快 堅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其大概有二,曰優遊不迫,曰沈著痛快。”
豐筋多力 豐:豐滿,豐實;筋: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多:多余。書法有筋骨,筆力雄健。比喻字體結構堅實而豐滿,筆力強勁有余。
出處:宋·無名氏《宣和書譜》:“三國之初,字學缺然不講,繇於是為壹家法,而議者謂其豐筋多力,有雲遊雨驟之勢。”
鳳泊鸞漂 飄、泊:隨流飄蕩。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後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出處:唐·韓愈《峋嶁山》詩:“科鬥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拏虎螭。”
鳳舞龍飛 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只這書法也寫得這等鳳舞龍飛,真令人拜服。”
鳳翥鸞回 翥:高飛。比喻書法筆勢飛動舒展。
出處:晉·陸機《浮雲賦》:“鸞翔鳳翥,鴻驚鶴飛,鯨鯢溯波,鮫鱷沖道。”
古肥今瘠 比喻書法的不同風格。
出處:唐·張遠彥《書法要錄》卷二:“無常謂之古肥,子敬謂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頗反。”
鶴膝蜂腰 ①這是指詩歌聲律八病的兩種。泛指詩歌聲律上所犯的毛病。②書法中的兩種病筆。
出處: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詩病·詩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四曰鶴膝,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
胡肥鍾瘦 胡:三國時的胡昭;鍾:三國時的鍾繇。胡昭的字體肥,鍾繇的字體瘦。形容書法各擅其美。
出處:唐·張彥遠《法書要錄》:“三國魏劉德升字君嗣,以造行書擅名,胡昭、鍾繇並師其法,而胡書體肥,鍾書體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畫沙印泥 書法家比喻用筆的方法。
出處:唐·褚遂良《論書》:“用筆當如錐畫沙,如沙印泥。”
畫蚓塗鴉 形容書法或文字拙劣。多用作謙詞。
出處:明·宋濂《贈會稽韓伯時序》:“顧余不敏,操無用之學,徒以空文出應時須,畫蚓塗鴉,日不暇給。”
3. 鄧石如的篆書集字對聯處世勞塵事;
傳家寶舊書。
——題蘇州寒山寺碑廊
事業垂千古;
馨香薦四時。
——墨跡
座上南華秋水;
屏間北苑春山。
——自題
萬花盛處松千尺;
群鳥唱中鶴壹聲。
——自題
開卷神遊千載上;
望簾心在萬山中。
——自題
好書悟後三更月;
良友來時四座春。
——自題
涉水跋山,來瀉兩行寒士淚;
臨風對月,常懷壹片故人心。
——挽曹文埴
四圍積奇石幾層,月色夾空,如窺古澗;
其地有高松百尺,綠蔭翳日,時到異人。
——題揚州瘦西湖小金山草堂
茅屋八九間,釣雨耕煙,須信富不如貧,貴不如賤;
竹書千萬字,灌花釀酒,益知安自宜樂,閑自宜清。
——述懷
容人卻侮,謹身卻病,小飲卻愁,少思卻夢,種花卻俗,焚香卻穢;
靜坐補勞,獨宿補虛,節用補貧,為善補過,息忿補氣,寡言補煩。
——自題草堂
長七尺大身軀,享不得利祿,享不得功名,徒抱那斷簡殘編,有何味也;
這壹塊臭皮囊,要什麽衣裳,要什麽棺槨,不如投荒郊野草,豈不快哉。
——自挽
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武夷峰,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
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司馬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題碧山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