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清楚:己:基本字義
1. 對別人稱本身:自~。知~。反求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於人。
2. 天幹的第六位,用作順序第六的代稱。
詳細字義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繩曲之形。“己”是古“紀”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義:絲的頭緒,用以纏束絲。②自己) 自己,本人 [oneself]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而己亦人也。——《呂氏春秋·察今》
自擬己頭。——晉· 幹寶《搜神記》
且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不以己悲。——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
在己為有悔。——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2. 又如:舍己為公;異己;克己;知己;己身(自己);己私(自己的欲望);己裏錢(血汗錢,私房錢)
〈名〉
1. 天幹的第六位 [the six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己與三相近。——《呂氏春秋·慎行論》
2. 又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動〉
1. 借作“給” [give]
壹二千兩銀子東西己人!叫他唱二萬出戲我看了,己他壹個!——《醒世姻緣傳
已:基本字義
1. 止,罷了:學不可以~。死而後~。
2. 表示過去:~經。事~至此。~往。業~。
3. 後來,過了壹些時間,不多時:~忽不見。
4. 太,過:不為~甚。
5. 古同“以”。
詳細字義
〈動〉
1. (象形。象蛇形。壹說原與“子”同字。本義:停止)
2. 同本義 [cease;stop]
雞鳴不已。——《詩·鄭風·風雨》。傳:“已,止也。”
德音不已。——《詩·小雅·南山有臺》。傳:“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記·項羽本紀》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列子·湯問》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後漢書·列女傳》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畢 [finish]
已,成也。——《廣雅》
已事遄往。——《易·損》。註:“竟也。”
且曰吾已。——《左傳·昭公十三年》。註:’猶決竟也。”
有司已於事而竣。——《國語·齊語》。註:“畢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6. 治愈 [cure]
已大風、攣踠、瘺癘治愈大風、攣踠、瘺、癘(等重病)。大風,麻風病。攣踠,手腳彎曲不能伸展。瘺,脖子腫。癘,惡瘡]。——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