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唐宋;治隆唐宋;五代六朝;積貧積弱
宋代即趙宋王朝是中國古代自唐代之後的壹個重要的漢族政權,北、南宋合起來存在了300多年,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後期史上占有極重要地位。如何對宋代進行科學的歷史定位和總體評估,不僅對宋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義,而且對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後期史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史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傳統至今,史學界較有影響的觀點都將宋與唐代相連,說什麽"唐宋"、"治隆唐宋"等,筆者認為不妥。本文想對此談點管見,不當之處,敬請批評。
壹、宋能與唐、元等朝代並列為“唐、宋、元”嗎?
應當指出,史學界壹些人常說的"唐、宋"或"唐、宋、元",很不科學,宋不能與唐、元等朝代並列。
首先,宋不是中國歷史上的壹個統壹王朝。眾所周知,唐、元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統壹王朝,即統壹了中國的朝代,而宋不是。在宋存在的歷史時期,中國南有大理、西有西夏、北有遼、金、蒙古,宋只是當時的壹個割據政權,即壹個以漢族人為主體的地方割據政權。同時,宋還壹直未完成統壹整個漢族的大業。在宋所處的歷史時期,每個王朝都有自己的主體性民族,如:遼的主體性民族是契丹族,金的主體性民族是女真族,蒙古的主體性民族是蒙古族;西夏的主體性民族是黨項族,宋的主體性民族是漢族,等。在中國當時的各割據政權中,其他王朝如遼、金、西夏、蒙古等都統壹了自己的主體民族,唯獨宋沒有。宋雖然在太祖、太宗時於公元965年滅後蜀,971年滅南漢,975年滅北漢等,結束了漢族統治區五代時的十國局面,但對遼所割占的漢族土地---燕雲十六州等,始終未能收回。宋聯金滅遼時,雖然用錢贖回了壹些土地,可旋即喪失的國土更多。宋作為壹個地方割據政權,沒有資格與唐、元等統壹王朝並列。
其次,宋在中國當時的割據政權中最懦弱。在中國當時與宋並存的各王朝如大理、遼、西夏、金、蒙古中,表面上看,大理最弱:地狹人少,武力不強。但大理壹直未遇強敵,能安於壹隅,是個獨立的政權。宋則不然:北面相繼受遼、金和蒙古的壓迫,西面受制於西夏。如宋、遼的"澶淵之盟",宋不僅不敢討要燕雲十六州,每年要向遼輸銀三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後又增銀十萬兩和絹十萬匹。宋、夏議和,西夏雖名義上向宋稱臣,但宋每年要"賜"西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在各節日及宋、夏元首生日,再"賜"銀二萬兩,銀器二千兩,絹、帛、衣著等兩萬三千匹,茶壹萬斤。宋、金聯合滅遼,宋把向遼所納的銀、帛,壹下子都給了金,並有所增加,金嫌不夠胃口,滅掉了北宋。南宋時,宋、金議和,宋除向金割地外,每年要向金納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後雖在納銀、絹上略有增減,但割地的數量卻不斷增加。蒙古南侵,宋多次要求議和:割地和納銀、絹,但蒙古不答應,最後為蒙古所滅。壹個如此懦弱的宋,無法與唐、元並列。
再次,宋在當時基本上是壹個不獨立的政權,即遼、金的附屬國性質。我們不要忘記:宋天子從北宋的"澶淵之盟"開始,就是遼的"侄皇帝",要稱遼肖太後為"叔母"。宋從南宋的"紹興議和"起,就向金"稱臣"。如當時宋高宗給金人的國書是:"臣構言:......既蒙恩造,許備藩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自壬戌年為始,每春季差人搬送至泗州交納。......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墜命亡氏,踣其國家。臣今既進誓表,伏望上國早降誓詔,庶使敝邑永有憑焉。"金帝的冊文是:"皇帝若曰:咨爾宋康王趙構......俾爾越在江表,用勤我師旅,......今......爾......願身列於藩輔。今......冊命爾為帝,國號宋,世服臣職,......其恭聽朕命。"〔1〕後宋天子也幹脆做了金的"侄皇帝",如宋後來給金人的國書格式是:侄宋皇帝某,謹再拜致書於叔大金某某皇帝闕下。金人復書的格式是:"叔大金皇帝",不寫己名,不寫"謹再拜";但寫"致書於侄宋皇帝",不用尊號,不稱"闕下"。〔2〕作為壹個"侄、臣"政權,宋有何面目與唐、元並列?
傳統至今,史學界的主流觀點為什麽老是將宋與唐、元並列呢?至少有三個原因:1."謹名分"。"謹名分"就是尋正統,如中國自唐帝國解體後出現了多個地方政權,哪個政權是正統呢?從"謹名分"來看,就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直至宋。因為他們都是直接從唐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而其他政權則否。2."公羊筆法"。"公羊筆法",傳統稱"春秋筆法",實際應叫"公羊筆法"科學。"公羊筆法"就是對史要有"褒貶","褒貶"之壹就是"內華夏而外夷狄",即?錆鶴?排斥少數民族。要知道:遼、大理、西夏、金、蒙古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政權,在有漢人政權存在的情況下,他們不能成為正統。3.理學史學家的作偽。宋以後,中國學術界是理學占統治地位,理學形成於北宋後期,成熟於南宋,理學家們為了給自己的學說尋個好的歷史基礎,大肆美化宋史,人為地提高宋的歷史地位。
我們對宋所處的歷史時期應如何定位?筆者認為:科學的說法應是"五代十國六朝",簡稱"五代六朝"。"五代",即"五代十國",與傳統說法無別;"六朝",指遼、大理、宋、西夏、金、蒙古。也就是說,唐以後的中國史的脈絡應是:"唐---五代六朝---元";而不應是:"唐、宋、元",這樣才符合當時的歷史實情。應當說,對筆者的這壹看法理論界是有***識的。如,麽書儀女士就曾認為:"南北宋的統治,延續了三百年,史稱"大宋",但實際上,宋朝並沒有真正統壹天下。開國時平西蜀、平南唐、平南漢、平北漢尚有摧枯拉朽的氣勢,之後對於遼、夏、金便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了。終兩宋之世,幾乎竟可以稱是五代十國以來亂離時代的延續。"〔3〕不過,她始終沒能突破"唐、宋、元"的舊框框。
二、宋所處的歷史時期的歷史年表編制之商榷
在中國的正統歷史年表中,宋所處的歷史時期的歷史年表---以《簡明中外歷史辭典》附錄的《中國歷史年代表》〔4〕為例,都是這樣編制的(見表1):
應當指出,這裏筆者引證的雖只是《簡明中外歷史辭典》附錄的《中國歷史年表》,但其他史學著作的《中國歷史年表》亦基本如此,就連中學的《歷史》課本、《新華字典》的《附錄》等亦如此。這種歷史年表是史學界占統治地位的《中國歷史年表》,在學術界廣為流傳,影響很大。但是筆者對此不敢茍同,特提出與之商榷。
第壹,五代十國、遼、宋、西夏、金等不能與唐、元並列。從表1可見,五代十國、遼、宋、西夏、金等與唐、元為並列關系,如前所述,唐、元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統壹王朝,五代十國、遼、宋、西夏、金等都不是,這些不統壹的王朝怎麽能與統壹王朝並列?
第二,體例上不統壹。我們看到,在《簡明中外歷史辭典》附錄的《中國歷史年代表》中,它對漢、晉間歷史時期的編法是(見表2):筆者認為,這種編制較為科學。(見表3)它先把魏、蜀、吳所處的歷史時期定為三國,然後再細標魏、蜀、吳的存在年代。即,它不用魏、蜀、吳並列來說明當時的歷史狀況,如:同是壹個《中國歷史年表》,為什麽宋處的歷史時期就要用"五代十國、遼、宋、金、西夏"等的方法來編制,而魏、蜀、吳時期就要用"三國"的方法來編制?這在體例上沒有貫徹前後同壹的邏輯。
表 1:
封
建
社
會 唐 618年——907年
五 代 十 國
後梁 907年——923年
後唐 923年——936年
後晉 936年——946年
後漢 947年——950年
後周 951年——960年
十國 ① 902年——979年
遼 916年—— 1125年
宋 北宋 960年—— 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西夏 1028年——1227年
金 1115年——1234年
元 1271年——1368年
①在五代時,還先後存在過壹些封建政權,其中有:吳、前蜀、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南平)、後蜀、南唐、北漢等國,史稱“十國”。
表 2:
封
建
社
會 漢 西漢 公元前206年——25年
東漢 25年——220年
三國 魏 220年——265年
蜀 221年——263年
吳 222年——280年
晉 西晉 265年——316年
東晉 317年——420年
表 3:
封
建
社
會 漢 西漢 公元前206年——25年
東漢 25年——220年
魏 220年——265年
蜀 221年——263年
吳 222年——280年
晉 西晉 265年——316年
東晉 317年——420年
第三,忽略了大理和蒙古。必須指出,在遼、宋、西夏、金等時期,中國還存在著兩個重要的政權:壹是雲南的大理;另壹是北方的蒙古。這兩個都是少數民族政權,忽略了這兩個政權的存在,既有大漢民族主義之嫌,同時也不能真實地說明當時的歷史狀況。大理始建於公元937年,後為元(蒙古)所滅;蒙古始建於公元1206年,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元,後在1234年滅金,在1276年滅宋,統壹中國。在宋所處的歷史時期的《中國歷史年表》中,忽略大理和蒙古,欠妥。
第四,不能清楚明白地反映當時的歷史狀況。《中國歷史年表》應壹目了然地從宏觀上反映中國歷史狀況,如上引魏、蜀、吳時期的歷史年表,它在總體上稱“三國”,人們壹看便知: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壹個混戰時期。宋所處的歷史時期的年表則不然,它壹下子羅列了五代十國、遼、宋、西夏、金等各割據政權,而且又少掉了大理和蒙古,使人看上去深感茫然。
筆者認為,宋所處的歷史時期的歷史年表應這樣編制,用“五代十國六朝”———簡稱“五代六朝”取代“五代十國、遼、宋、西夏、金”等編制方法,來標識唐、元間歷史狀況。如:
封
建
社
會 唐 618年——907年
五
代
六
朝
五
代
後梁 907年——923年
後唐 923年——936年
後晉 936年——946年
後漢 947年——950年
後周 951年——960年
十國① 902年——979年
六
朝
遼② 916年—— 1125年
大理 937年—— 1253年
宋 北宋 960年—— 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西夏 1038年——1127年
金 1115年——1234年
蒙古③ 1206年——1276年
元 1276年——1368年
①在五代時,還先後存在過壹些封建政權,其中有:吳、前蜀、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南平)、後蜀、南唐、北漢等國,史稱“十國”。
②遼前期為契丹,983年堯骨改契丹為遼。
③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
這樣重新編制使人壹看便知:1.宋所處的歷史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又壹戰亂的時期,即非統壹時期;2.當時存在的較為重要的政權有遼、大理、宋、西夏、金、蒙古。這裏既有漢族政權,也有少數民族政權,其中少數民族政權較多;3.元統壹中國的時間應是公元1276年,不能以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為標誌。
三、宋是唐以後中國的又壹個“隆盛”朝代嗎?
傳統至今,史學界雖有人認為宋是"積貧積弱"政權,但較有代表性的觀點卻認為:宋是唐以後中國的又壹"隆盛"朝代,如清乾隆皇帝在明孝陵題的"治隆唐宋"即是壹典型例子。乾隆不僅是皇帝,而且是壹位漢學造詣極深的學者,他的這壹觀點對中國學術界的影響極大。直到現在,有人還在網上到處宣傳:"中國封建王朝的頂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5〕,等等。 筆者認為這壹看法值得商榷。
首先,此說缺乏歷史前提。我們知道,把宋說成是壹個繼唐之後的又壹"隆盛"朝代,其歷史前提是史學界的"唐、宋、元"說。如前所述,中國真實的古代史,不存在"唐---宋---元",即宋不能與唐、元等朝代並列,它只是個懦弱的漢族割據政權,既沒有統壹漢族,更沒有統壹中國;它當時不如遼、金、蒙古強大,而且又長期向遼、金割地、納貢、稱侄、稱臣,是遼、金的"侄、臣"國,屬遼、金屬國性質的政權。既然宋不能與唐、元等統壹王朝並列,"治隆唐宋"也就無從談起。
其次,衡量標準也有問題。如,錢禮銳先生曾說:"壹般認為宋代......是'積貧積弱'的時期。這種看法,雖說不無道理,但並不全面。事實上,宋代社會在各方面均有較大發展,是在盛唐之後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又壹個高峰期。為世界人民交口稱頌和中國人民引以自豪的活字印刷、火藥、指南針三大發明,都出現在宋代,這不是偶然的,它標誌著農、工、商和科技、文化教育的巨大發展和顯赫成就。"〔6〕對此筆者不敢茍同。壹個非統壹王朝,即懦弱的地方割據政權,原則上不能許以"隆盛"。退壹步講,如果對壹個有多國並存的歷史時期中的某壹國可以許以"隆盛"的話,應選其中最強大的國來做代表,不能對懦弱無為的國用"隆盛"。誠然,宋在文化、教育、科技、經濟上確較繁榮,但必須清楚:(1)這種繁榮多為畸形發展。以文化為例,宋最發達的學科是哲學,即理學,兩宋300多年,出了壹大批理學家,大部頭理學著作壹本接壹本,但研究的都是遠離現實的"性理",對抵禦外敵絲毫無補。相反,宋沒出壹本有用的軍事或外交著作。(2)這種繁榮都沒促進綜合國力的提高。如,宋雖發明了火藥,但軍事上怎麽都處劣勢;經濟實力強,養的多為"冗兵"等。(3)這種繁榮在現實中往往呈負效應。宋在經濟上越繁榮,招來異族的掠奪就越嚴重,向異族納的銀、帛就越多;活字印的書越多,人們越空談"性理",越不想抗戰;科舉取士越多,越無才可用,甚至奸臣輩出,如南宋謝後曾揭榜朝堂:"我國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與嗣君遭家多難,爾小大臣不能出壹策以救時艱,內則畔官離次,外則委印棄城,避難偷生,尚何人為?亦何以見先帝於地下乎?"〔7〕火藥越多,宋的可偏安領地越少;指南針越多,越找不到可供流亡的生路---陸秀夫只好抱著南宋最後的小皇帝跳海。
再次,"五代六朝"時期曾經"隆盛"壹時的王朝應是遼、金、蒙古。在"五代六朝"時期,若從"隆盛"著眼,應是三個相繼崛起的少數民族政權遼、金、蒙古。雖然遼、金當時也都沒有統壹中國,只有蒙古(元)後來統壹了中國,但作為少數民族政權,他們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遼、金、蒙古等少數民族,歷史上都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的統治對象,現在他們都相繼成了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的主宰者,這是何等的偉大,何等的"隆盛"!在這壹點上,我們必須實事求是,要摒棄大漢民族史學沙文主義的偏見。
四、“積貧積弱”不能完全概括宋政權的本質特征
既然宋不是中國古代自唐之後的又壹隆盛朝代,那麽是壹個"積貧積弱"政權已不容置疑。誠然,宋確是"積貧積弱",筆者將其概括為"懦弱"。筆者認為,宋的本質特征還應包括:
腐敗。宋不腐敗,綜合國力不會那麽弱。宋是中國古代最腐敗的王朝,中國以前的封建王朝都是在後期才腐敗的,宋是從建國初期就開始腐敗,如:趙匡胤在"陳橋兵變"的第二年,便"杯酒釋兵權",要能征慣戰的將軍回去"多買良田美女",以樂天年;趙匡胤、趙光印帶頭濫取士子,有時壹次多到取士500名;真宗時,宋祁曾上書提出"三冗","有定官,無限員,壹冗也;廂軍不任戰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不定數,三冗也。"〔8〕也有人認為,"三冗"是冗兵、冗官、冗費。其實,冗兵、冗官、冗僧道、冗費,可合起來做"四冗"看待。"四冗"的出現,是宋立國初期就開始腐敗的根本標誌。而且,這些腐敗還不是個別官員的腐敗或皇帝的壹時壹事之誤所致,而是制度的腐敗,制度的腐敗是所有腐敗現象中最可怕的腐敗。北宋在立國初期,就發生了多次農民包括手工業者、兵士等起義,這說明其腐敗已相當嚴重。
賣國。壹個腐敗政權肯定要賣國。宋向異族稱"侄、臣"、割地、納銀和帛等就是賣國行徑。宋雖不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賣國的漢政權---第壹個賣國的漢政權是石敬塘,但卻是最可恥的漢族賣國政權。石敬塘的賣國是因為自己沒有實力,不能在漢族內部鬥爭中獲勝,宋是在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上都較繁榮和地大人眾即實力較強的情況下賣國的。並且,宋是向經濟、文化、教育、科技都較落後和地小人少的蠻族賣國的。宋不僅向遼、金稱"侄、臣"、割地、納貢,尤其還向西夏輸銀、帛,丟盡了漢族人及漢族列祖列宗的臉面。而且,宋既當婊子,又立牌坊:向遼、金貢銀、帛時不稱"貢",而用"輸"或"納"字;向西夏貢銀、帛時,不稱"貢",而稱"賜",用以掩蓋賣國行徑。尤其是,北宋的徽、欽二帝明明被金人掠走,相當於今天做了美軍俘虜的薩達姆,可宋人卻口口聲聲地說是"二帝北狩"。狩什麽?還不是戰俘。真是無恥之極!應當說,對石敬唐的賣國,歷史不能容忍;對宋的賣國,歷史更不能容忍。宋的賣國給人類歷史增添了壹個荒謬的邏輯:先進打不過落後,大國要屈服於小國,弱竟淩強。這同人類歷史上歷來"落後就要挨打,弱肉強食,大欺小"的邏輯恰恰相反!
反動。壹個腐敗、賣國的政權肯定是反動的。筆者這裏說的的反動,是指對漢族的反動。宋是壹個漢政權,它壹味向異族屈膝,不想收復漢族地區,這是對整個漢族人的反動。中國壹直是壹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漢族作為中國的壹個主體民族,應對歷史有更多的責任感,事實上,歷史上的漢族統治者也壹直都是這樣做的,如漢、唐時期,宋不想統壹中國,只想偏安,忘掉了漢人對中國歷史的責任,這是對漢族列祖列宗的反動。宋做為壹個漢族統治者,不只自己甘心做異族的"侄皇帝",而且還下詔要其臣民都要老老實實地接受異族的統治,甚至不惜用抗戰大臣的人頭來向異族諂媚,這是對其統治下的漢人的反動!
專制。專制是宋的最根本的特征。宋代專制:(1)削弱相權。先廢"坐議之禮";後設"參知政事"以分相權。(2)削弱將軍們的兵權。先"杯酒釋兵權",後取消"殿前都檢點"壹職,由文人知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兵;又搞"禁、廂、鄉、藩"四種兵制,朝廷只重視禁兵,不斷把廂兵的精銳調為禁兵,而禁兵的核心任務是警衛皇帝和拱衛京師,真正對外禦敵則兵力不足。(3)削弱文官在科舉上的選人權。科舉及第,由皇帝親點,及第舉人都是天子門生,"不得口呼知舉官為恩門、師門及自稱門生。"(4)削弱藩鎮權。先是取消藩鎮的財權,後設通判予以監督。(5)削弱其他文官的行政權。宋的許多高層部門正職長期或壹直是虛位,有名無職,如三省(門下、中書和尚書省),副職往往也不是常務性質的官,而是"權知"、"權判",即暫時代理。宋還搞"官與職殊"、"名與實分",即有所謂"官"、"職"、"差遣"之別,"官"只是"寓祿秩,序位品",無實權;"職"只是加給有名望的高官,旨在增添其名望,不是增加權力;"差遣"才有實權,但"差遣"多為"權知"性質,有些重要"差遣"如"權知軍州事",要三年壹換,並設"通判"予以監督。(6)重用太監。先是用太監監軍,後又用太監帶兵。(7)大肆宣揚君權至上。將"三綱"學說的創立者董仲舒升到孔廟享配。(8)大搞另類思想專制。雖然宋對異端思想的打擊十分嚴重,但其主導方面是另類思想專制。如:誘導知識分子只問功名,不問政治。如當時的流行說法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壹心只讀聖賢書。"宋真宗皇帝的《勸學詩》說:"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種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愁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誌,六經勤向窗前讀。"〔9〕號召知識分子讀死書,死讀書。宋朝皇帝帶頭讀書,如趙光義曾詔史館修《太平總類》,日進三卷;真宗開始設經筵,還經常向臣下賜書。組織大批知識分子埋頭編理遠離現實的古書,宋代編寫的大部頭作品就有《太平禦覽》、《冊府元龜》、《文苑英華》、《資治通鑒》等。
宋的專制是宋代懦弱、腐敗、賣國及反動的總根源。應當指出,宋的專制對軍人危害最大。取消"殿前都檢點",軍隊沒有了真正的統帥;文人帶兵,軍隊怎麽能進行有效的整訓;"兵無常帥,帥無常兵",將軍與士兵在戰時不能更好地配合;太監監軍,將軍臨陣的機動權被剝奪;廂兵制,野戰軍喪失戰鬥力;尤其是,大的作戰計劃由皇帝與樞密院制定,他們對前線實情都缺乏了解,這樣的軍隊能打勝仗麽?如張洎在總結"涿州之戰"失敗的教訓時說:"《軍誌》曰:'凡臨敵,法令不明,賞罰不信,聞鼓不進,聞金不止,雖有百萬之師何益於用?'又曰:'將從中禦,兵無選鋒者,必敗。'臣頃聞涿州戰,元戎不知將校之能否,將校不知三軍之勇怯,各不相管轄,以謙謹自任,未聞賞壹效用,戮壹叛命者。《軍誌》曰:'弩不及遠,與短兵同。射不能中,與無矢同。中不能入,與無鏃同。'臣頃聞涿州之戰,敵人未至,萬弩齊張,虜騎既還,箭如山積。乃知戈戟刀劍,其用皆然,是驅天兵奮空 面對京力敵也。《軍誌》曰:'三軍耳目,在吾旗鼓'臣頃聞涿州戰,陣場既布,或取索兵仗,或遷移部隊,萬中傳叫,囂聲沸騰,乃至轍亂塵驚,莫知攸往。......臣頃聞涿州之戰,王師霧集,聲怛強胡,然而矢石未交,奇正先亂。嗚呼,軍政如此,孰救敗亡!"〔10〕我們從"涿州之戰"可見整個宋代軍事敗績原因之壹斑。
對宋代歷史定位和總體評估的重新探索,具有重要意義。第壹,它能使我們明確認識到:宋朝當時的真實情況。傳統至今,史學界的"唐宋"和"治隆唐宋"說是錯誤的,不符合歷史實情。宋只是"五代六朝"時期的壹個漢族割據政權,長期不獨立,是遼、金的"侄、臣"國;中國當時真正強大的國是少數民族相繼建立的遼、金、蒙古等政權。對宋的研究、歷史定位及總體評估,必須要在"五代六朝"的框架內來思考,離開"五代六朝",對宋的壹切說法都是空的。第二,它能使我們明確認識到:對宋史研究的撥亂反正刻不容緩。傳統至今,史學界對宋的所有研究主要都集中在總結成功經驗上,很不妥當。對宋---這樣壹個專制、懦弱、腐敗、賣國和反動的漢族割據政權,應以研究其錯誤教訓為主,不重點研究其誤國誤民教訓,這種研究就會本末倒置,甚至錯把教訓當經驗。第三,它使我們明確認識到: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任重道遠。宋是中國古代最專制的王朝,對宋代專制的批判,是對整個中國古代專制主義批判的重中之重,"五四"以來,中國反專制從未觸及宋的專制,這是只打老鼠而不打老虎,並且是制造新的學術冤案---孔子冤案的歷史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