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散文」讀秋

「散文」讀秋

上小學時我把“秋天”寫成“彩天”被教我語文的民辦老師陳老師打了個大大的叉,我委屈極了。

“彩”當時我是這樣書寫的,上面壹撇下面壹個米旁邊加上三撇,字面上的意思我理解成收獲了很多的米,收獲的季節不就是“彩”(秋)天嗎?“秋”,綠色的禾苗紅色的火,顏色這麽豐富,不就是色“秋”(彩)的意思嗎?

陳老師嚴肅地說,什麽亂七八糟的,秋就是秋天的秋秋風秋雨的秋,彩就是彩色的彩,彩虹的彩,記住了!

當時的陳老師還是壹個紮著馬尾發型的姑娘。但她繃起面孔來不怒自威。她有壹個傻子舅舅,壹天到晚喊著餓煞哉餓煞哉。半夜三更當我們沈浸在夢鄉裏,睡得又香又甜的時候,他就在渡航橋北首原來有個公***廁所的位置那兒鬼哭狼嚎。旁人壹說他,他不是撿起石頭砸人,就是掄起胳膊揍人,我們小孩子個個怕他。但說來也奇怪,只要有人喊陳XX(陳老師的名字)陳XX來了,他立馬蹲下身子,不吭聲了的。陳老師的威嚴由此可見。

見陳老師生氣了,我害怕極了:“知道了,記住了。”

秋就這樣被我讀了個寂寞。

三毛的演講筆記有壹篇叫《閱讀大地》,其中提到了李白的《靜夜思》。她認為這首表面看上去淺白的唐詩,把我們閱讀大地的四個境界和步驟都講出來了。“床前明月光”說的是他在看,說他在觀察以後這時他的第三眼就開始出現了;“疑是地上霜”是第三眼在 探索 ;“舉頭望明月”是求證;“低頭思故鄉”是移情。

我不閱讀大地我讀秋。

我現在當然知道了彩的正確書寫方式,上面壹撇下面三點再加上壹個木而不是壹撇下去直接壹個米,自然也知道了彩的正確含義,這裏就不作詳細說明了。我今天是來讀秋的。

我是個相當慢熱的人,在陳老師的高壓下我終於分清了秋和彩。

我七歲上學,讀了五年半小學,十二歲下半年升入初中。當時有政策,居民戶升初中讀春暉,農村戶口只能就讀公社中學簡稱社中。

剛壹入社中,教語文的馮老師就要求每個新生寫壹篇關於讀小學時印象最深刻的文章。

我就寫了彩(秋)天的故事。我在文章中還引用了壹句鑒湖女俠的名句- -秋風秋雨愁煞人,說我因為這個“秋”字真的是愁死自己了,今天終於在剛買的新華字典中知道了“秋”的字面意義。

秋指的是谷物收成時節、莊稼成熟季節。

繁體“秋”是“穐”,從禾從龜,“禾”指“谷物”、“收成”。“龜”指“龜驗”,即春耕時燒灼龜甲以 蔔算秋天收成,到了秋收 時節,谷物收成是否如龜蔔預言的那樣就實際見分曉了。

“秋”還可指某壹時刻,與“年”的意境相近。例諸葛亮《出師表》中的“此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秋,又如“千秋萬代”中的秋也有“年”的意境在其中。

“秋”還是姓氏的姓。如鑒湖女俠秋瑾就是姓秋名謹字璇卿號競雄。

馮老師看後大為贊嘆,在全校師生坐在操場上開會時,要我上臺朗讀這篇文章。

我個子矮坐在最前面。那時農村裏幾乎每個人都有頭虱。我留的又是長發,緊張讓我覺得頭虱都爬滿全身了。我又不敢抓我又不敢撓,只能偷偷抖抖肩膀或者人扭壹下身子。馮老師在隊伍後面可能發現了我的窘態,便寫了壹張條子讓後面的同學傳給我。我以為他會寫諸如別害怕放大膽之類的,但打開壹看,馮老師寫的是,“妳的文章是最好的”。只有壹句話,短短的壹行字,但每個字卻像壹顆顆定心丸,我瞬間靜下來了…

妳的文章是最好的,這句話像壹根鞭子壹直抽打著我迫使我去看書去練習。起因就是這壹個“秋”字。

這個“秋”讓我知道了“何處合成愁 ,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李白《秋浦歌》)“萬裏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還有柳永的《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等淒切情茂的悲秋之詞。

這個秋還讓我領略了“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等喜形於色的秋景圖。

這個“秋”讓我好讀!

天涼好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