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打了敗仗逃跑時任何方向都是可能的,慌不擇路,哪裏還來得及找方向。其實這裏的“北”並不是指方向而言。
這個“北”字很像兩個人背靠背之形,壹個向左,壹個向右,“北”字即古之“背”字,“背”字是後人為它加上肉旁而成的。“北”即為背,“敗北”就是背敵而逃,逃的方向不管是東、是南、是西,都叫“敗北”。
當兩軍相接時,是正面相向的,激戰之後,敗方撤退,轉身逃跑,就成了背向敵方,這就是“敗北”了。
擴展資料:
由於古時兩軍作戰的過程中打了敗仗向後逃跑的壹方總是以背對敵的,所以“北”這個詞後來就逐漸增加了“失敗”這壹義項。
如在春秋末期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壹書的《軍事》中就有這樣壹句話:“佯北勿從。”在這裏,“北”即是“敗”或“敗逃”,這句話的意思為“敵人假裝敗逃,不要盲目追趕”。
而在西漢賈誼的《過秦論》壹文中亦有“追亡逐北”這樣的說法,意思是“追殺敗逃的敵軍”。
而在現代漢語中,“敗北”還被用來泛指在各種競爭、競賽(如體育比賽、競標、競選等)中失敗。
兩軍打仗,輸了的壹方是“敗北”;運動場上作賽,負方也是“敗北”。
人民網—打敗仗為什麽叫“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