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老的筆順筆畫順序表

老的筆順筆畫順序表

老的筆順為:橫、豎、橫、撇、撇、豎彎鉤,筆畫為:6畫。

老(lǎo),漢字,有多種解釋。其作形容詞時是甲骨文字形,象壹個手裏拿著拐杖的老人形,本義指年老、衰老,引申為歷時長久;作名詞時,指老年、晚年或者“又”,也作敬詞如老板;作動詞時是死的諱稱或者表示敬重、敬愛、衰老。

作副詞時,用在動詞前面,表示經常、時常的意思;用在形容詞前面,表示程度深,相當於“很”;作前綴加在姓、名和某些稱謂的前面,加在兄弟姐妹排行次序上;作後綴代指人(含有輕視意),也作“佬”。

《說文解字》對於“老”字的解釋語焉不詳。“轉註”之說更是雲裏霧裏。其實,“老”字既非會意也非形聲,它是個象形字。甲骨文中的“老”象壹個人頭發散亂、手拄拐杖的樣子,頭發散亂說明頭發長而不拘於禮節去束發,這是老年人所有的特權,手拄拐杖正是老年人體衰需要外力扶持行走的樣子。這是個特征突出的象形字。

《康熙字典》:

《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從人毛匕,言須發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壹年》使帥壹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又《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為其近於親也。

又《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又《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

又《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

又《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

又《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又《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註》老,致仕也。

又《列子·天瑞篇》老,耄也。又姓。《廣韻》宋有老佐。

又《韻補》葉朗口切。《釋名》老,朽也。《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