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讀zhé或shé時,都有動詞“斷”的意義。不過,兩種讀音的“折”,詞匯意義與語法功能差別很大。
讀zhé,表示壹種施加的動作,通過這種動作,使其斷,是及物動詞,可以組成支配式動賓短語,如折花枝、折柳。
讀shé,表示壹種狀態,已經被折斷,屬於不及物動詞,不能支配賓語,通常用作謂語,如“手斷腿折”,它的形容詞意義更多。
那麽,“折桂”可以有兩種解釋,表示已經被折斷的桂花枝,讀作shé;表示用動作去折斷桂花枝,必須讀zhé。
根據前面的“攀蟾”(攀上月宮)是支配式結構,其聯合形式,“折桂”(折取桂花枝)也必須是支配式,只能讀zhé。
《康熙字典》:之列切,?音浙。拗折也。又:?食列切,音舌。說文斷也。廣韻斷而猶連也。這種解釋可以佐證我上述分析。
那為什麽兩個地方讀音不同?我分析是古今讀音習慣不同,按現代漢語讀音,兩處都應該讀zh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