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高長虹與魯迅的構怨

高長虹與魯迅的構怨

高長虹與魯迅的恩怨情結

高長虹是在1924年12月首次結識魯迅的。當時他在北京孫伏園寓居處得知魯迅對《狂飆》周刊持肯定態度時,受寵若驚,當晚即帶了幾份《狂飆》周刊匆匆至魯迅處拜訪。從此次會面到1926年8月31日高長虹在上海瀘寧旅館看望去廈門的魯迅,期間有記載的交往就有過74次之多,足見非同尋常。高長虹與魯迅的交往是與倡導新文化運動和反帝反封建的***同目標等基點緊緊聯系在壹起的,這是非常堅實和穩固的基礎。

高長虹與魯迅出現過壹段最密切的合作期,那就是1925年4月魯迅組織“莽原社”,籌劃出版《莽原》周刊的編撰工作之中。高長虹以生命赴莽原,“無論有何事,無論大風濘雨,沒有壹個禮拜不趕編輯前壹日送稿去”。其作品的質量和精神之可貴很受魯迅的賞識。《莽原》周刊***出版32期,發作品260篇,其中刊高長虹作品就有34篇,居所有發稿作者之首。魯迅高度評價說:“《莽原》周刊期間奔走最力者為高長虹。”高長虹跟隨魯迅奮戰、廝殺,是魯迅著力培養的壹名文學青年和反帝反封建的壹員猛將。

高長虹與魯迅矛盾沖突起源於壹張廣告。1925年8月,《民報》刊登廣告說該報要增設副刊並約中國思想界之權威者魯迅、錢玄同諸君為撰稿人。高長虹對“思想權威”的廣告十分惱火,以為魯迅默認了這種提法,於是遷怒於魯迅。加之《莽原》周刊最後4期無高長虹的作品刊登,以及《莽原》改半月刊後接連不斷地壓“狂飆”社成員向培良、高歌等的作品。於是,高長虹就在《狂飆》周刊上發表對魯迅先生不滿的文章《給魯迅先生》,爆發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高魯沖突”。

沖突之中牽系著壹場所謂的“戀愛糾紛”,說高長虹攻擊魯迅是為了爭奪許廣平。事實是:高長虹與許廣平的交往始於1925年3月,即魯迅與許廣平確定戀愛關系的5個月之前。當時許廣平欲買高長虹新出的詩集《精神與愛的女神》,給高寫信並附了郵票,之後他們之間的通信***有過七八次。同年7月19日,高長虹在魯迅家裏和許廣平見了他們壹生中惟壹的壹次面,而且相互都沒有說壹句話。當高長虹見到魯迅與許廣平的關系很好時,就主動地與許斷絕了通信聯系。所以,文學界以壹首《給———》的抒情詩確定高長虹搞“三角戀愛”關系的依據是不充分的,純屬子虛烏有的事情。

令人痛心的人生結局

高長虹的人生之旅是極其艱難、曲折和富有傳奇色彩的。他心情孤傲、怪僻又激進自負,常處於壹種不可遏制的亢奮之中,憂郁、懼惱和頹唐不振,形成了壹種怪誕詭異的氣質和復雜多變的曲線性格。因此,當他與魯迅公開抗衡,就使得自己很快地眾叛親離,甚至於銷聲匿跡,幾乎淪為現代文學史上壹個被永遠塵封的悲劇人物。

高長虹陷入僵局之後,他的好多種選擇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20 世紀30年代初,他強忍著躲在洋輪底當“豬仔”的奇恥大辱,只身漂洋渡海,赴日本及東歐考察。30年代末歸國後,投身搞日救亡運動,徒步赴延安尋求革命真理。期間他身為邊區文化委員而拒絕出席延安文藝座談會,甚至高傲到與毛澤東的私人交談都不歡而散。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只身到東北解放區,主要從事新字典和新文化的研究和編纂工作,以此彌合近乎崩潰的精神裂痕。據傳1949年他曾住進了沈陽精神病醫院,又傳1956年病逝於撫順精神病醫院,落了個毀譽參半的悲慘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