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熙(1919 ~ 1991),廣州人。是壹個有爭議的學者。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金英熙老師陳寅恪)。他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在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工人運動史、東南亞史、思想史、香港史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較高的學術成就。曾任中國歷史學會理事、廣東省歷史學會會長等學術職務。
中文名:金英熙。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919。
職業:學者
代表作品:金英熙史論集。
傳記
金英熙出生於1919。他是“香港出生”的學者。中學是著名的英皇書院,香港中考排名第壹;大學就讀於香港人公認的最高學府香港大學,每年考試都是第壹名,並獲得獎學金。他在香港大學中文系時,師從許地山、陳寅恪兩位著名學者。由於成績優異,時任文史系主任的許地山非常賞識他。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25歲的金英熙回到廣州嶺南大學,成為最年輕的講師。
1953後,歷任中山大學教授、院長,暨南大學教授、院長,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廣東省歷史學會副理事長,孫中山研究會首任會長。1958年,他以大字報的方式批評陳老師的史學方法是“唯心主義”、“形而上學”,認為是壹種“反動”。1958年,在北京出差的金聽到陳被批判的消息後,立即回家,在中山大學校園裏張貼大字報,痛斥陳寅恪的史學方法是唯心主義、形而上學,認為這是壹種思想的“反動”。唐抄下來,哭著念給陳寅恪聽。陳勃然大怒,說“決不讓金英喜進家門”。從此,金被刻上了“背叛師門”的紅字。盡管金後來低聲下氣地道歉並跪下求饒,陳只是淡淡地說:“走開,免得我誤導別人。”把他趕出他的遺產。
金英熙教授壹生最重要的學術成就是在中國古代史領域。他研究中國古代史的思想和方法深受他的兩位老師許地山和陳的影響。在這位老師的直接影響下,他註重對第壹手材料的交叉核對和考證分析,綜合歷史學、語言學、民族學、文化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探索歷史的演變和因果關系,註重討論相鄰民族歷史的特點。他對中國皇位繼承法的研究獨具匠心,視野開闊;他對長城歷史作用的研究具有突出的開創性意義。他對國外學術成果的評價至今仍有啟發意義。金英熙教授在中國近代史、世界歷史和香港史研究方面也頗有建樹,被公認為香港史研究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壹。
在金英熙先生逝世15周年之際,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三卷本《金英熙史論文集》(古代史卷;近代史卷;世界史卷),* * * 83萬字,為學術界研究金英熙對中國史學發展的貢獻提供了充分的成果。
性格評估
金英熙在學術界以“博”聞名,觀點可能不同,但他的博學是很多人稱道的。學術界對他的學術評價是“博采中外,古為今用”,“學術視野開闊”。著名歷史學家周壹良把他列為陳寅恪的三大弟子之壹。
中國歷史學會原會長戴毅教授在他主編的《港今昔談》序言中說:“英是壹位端莊大方、有君子風範的學者。他對待工作如此認真細致;他對待學習是如此的謹慎、勤奮和執著。他多才多藝,涉獵過各種東西,中外古今。他思路清晰,才華出眾,友情真摯,體現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才華和美德。”
趙麗生在《刺猬園自述》(P176-7)中描述,撥亂反正後在京西賓館舉行了壹次“歷史性的會面”,金英熙前來拜訪。“我研究過來訪者的外貌,他們的外貌確實不同凡響。他們是南方真正有才華的人。我感謝他的關心,但我聽說這個人也在1992年死於來世。”事實上,他們有壹個假期——金英熙在文革中批判陳寅恪,帶著趙麗生,證明世界上的反動派都是同流合汙的。這壹次,我主動對趙麗生客氣起來。我期望前來道歉,但“我沒有表達我的歉意。”
學術道路
金英熙的學術領域涉及面很廣。他學術生涯早期發表的論文主要是中國古代史領域的研究成果。之後壹度轉而研究近代史,但60年代後仍致力於古代史。所以縱觀金先生壹生的學術道路,古代史研究處於最重要的位置。
金英熙研究古史的思想和方法,深受他的兩位老師許地山和陳寅恪的影響。許地山先生是著名的文史學家,對新文學、宗教史、民俗學都有很深的研究。他教導學生在研究歷史時要求真,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要考證那些“遙遠而未知”的史實,要得到獨到的見解。陳先生是國內外著名的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專家。他善於運用國內外各種文字史料,采用詞源學、比較研究、民族文化關系、因果關系等學術概念和方法。他通過對史料的反復核對和解讀,從比較和聯系中尋找某壹歷史時期具有全局性意義的重大事件。陳老師從1940年秋到1941年底在香港大學任教,金英熙是他親自授課指導的。他還寫了壹篇《唐代政治史》的書評,發表在《南風》雜誌1946期第1期,說“全書充滿了獨到的見解”,特別強調了它在研究方法上對學者的兩個很好的啟發。壹個是“管理歷史的本質不僅僅是對事實的考證,尤其是對事實之間關系的認識。”事實就像散錢,認識是貫穿散錢的繩子。”第壹,為了重視新史料的應用,研究唐史,必須利用敦煌史料進行“預流”。通過對其書評的總結,可以看出我們對陳的史學方法有著深刻的認識。
金英熙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深諳文史經典。在這種師生關系的直接影響下,他重視對第壹手材料的交叉核對和考證分析,融合歷史學、語言學、民族學、文化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探索歷史的演變和因果關系,重視探索相鄰民族歷史的歷史特點。他在1947年發表的《中國皇位繼承規律的初步研究》(發表於《嶺南大學社會學報》第2期,1947),即以大量史實為依據,論證了外來文化的入侵對中國皇位繼承發展的巨大影響。後來又相繼寫出了《孫權發配遼東》(1946)、《吐蕃崛起》(1947),也有宏觀視角探討周邊民族關系和中原歷史發展。他們以敏銳的眼光選擇了極具學術價值的新穎話題,進行了不同層面的深入探討,並在史料中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為前人有所作為。
新中國成立後,金英熙自覺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歷史研究,使其學術研究達到了壹個新的水平。這不僅體現在他在中國工人運動史領域的成就上,也體現在古代史領域。他試圖創造性地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對社會經濟、政治、民族、文化的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互制約進行考察,探索中國歷史發展的深刻規律性,提出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新的研究課題。金英熙明確提出了把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與中國歷史實際相結合,進行創造性研究的指導思想。他說:“中國封建社會經歷了長期的變化和發展,其歷史記載浩如煙海,豐富多彩。”只有“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研究歷史,總結歷史經驗,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尋求歷史的真諦”,才能“加深對中國古代社會歷史演變的認識,有助於我們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研究”。他對壹些重要的歷史理論問題進行了探索和闡述。
中國封建社會內部分期研究
他是較早闡述中國封建社會內部分期理論的學者之壹。早在1959年,他就寫過壹篇關於中國封建社會內部分期的論文,發表在當年的《理論與實踐》第四期上,提出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從春秋戰國到鴉片戰爭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之後,他繼續思考,特別是在1975至1978年期間,他在負責編輯《簡明中國通史》時,與他參與編纂工作的人討論後做了壹些調整,形成了以下四段或兩期四段:“我認為中國封建社會可分為四段:第壹段,從秦朝到西漢;第二段,從東漢到唐朝;第三段,五代至明朝中期;第四段,明朝中期到清朝鴉片戰爭前。總的來說,可以從生產關系的變化、生產資料(土地)的所有制和階級鬥爭來考慮上述四段的劃分。”四階段劃分法大體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興起、發展、衰落、衰亡的歷史。
長城的歷史作用研究
長城
金英熙對長城歷史作用的研究是壹個具有開拓意義的新課題。《中國古代長城作為軍事防線和文化交匯線》壹文,是他作為中國史家代表團成員於1985年提交的論文,其成果引起了學術界的關註。他指出:“其實中原各朝代的民族政策和與北方遊牧民族的關系都不盡相同,所以對長城的建設也有不同的重視。即使是同壹個朝代,也常常有前後之變。”漢唐王朝在建立之初,由於國力尚未充實,分別受到匈奴或突厥的嚴重威脅,不得不采取親朝政策,致力於築城挖溝,以加強防禦。後來漢武帝和唐太宗當政,國力強盛,和強兵壹起打敗了敵人。明初,由於蒙古貴族剛被趕到漠北,實力較弱。雖然明朝也修建了居庸關、山海關等重要關隘,但並不需要修建整條長城。到了15世紀下半葉,蒙古人的實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恢復,但是到了明朝,社會經濟開始衰退,內政不修,士兵毫無鬥誌。這時,他們不得不主要依靠修建長城來保護自己。(中國文人往往缺乏真正的軍事素養,所以往往會得出壹些違背軍事現實的結論。)
通過分析,金英熙得出結論:把長城的匯流線功能和障礙功能看成是壹對絕對對立、相互排斥的概念,是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的。“相反,它們可以結合起來。在漢、明時期,長城作為阻止北方金兵入侵中原(內陸)農業定居區的軍事防線,壹度不同程度地發揮了阻礙作用。但同時,由於經濟生活的要求,中原(內陸)人民和遊牧民族總是在長城內外進行民間貿易,即使是中原王朝嚴格禁止的,所以長城具有經濟文化趨同的功能。兩種功能同時存在,哪壹種占主導地位,要看具體的政治鬥爭情況。”
金英熙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有意識地把豐富的史料放在各個時期的經濟發展、政治措施、軍事戰略、民族關系、社會狀況的相互作用中,進行辯證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只有這樣,他才能證明“古長城的軍事防禦功能應結合各個時代的經濟政治條件進行詳細評價”和“它不僅是壹條軍事防線,還是壹條文化交匯線”,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1986年,金英熙還撰寫了《長城在古代史中的軍事價值》壹文,以軍事史為重點,是對其長城研究課題的進壹步拓展。
嗜好
象棋
金英熙在香港大學讀書時(1938-1941)就是著名的棋迷。有壹個有趣的故事,講的是他對象棋的迷戀,以及他失去了出國留學的機會。金英熙不修邊幅,經常和在街上“下棋”的職業棋手下棋。有壹次他很困惑,以至於忘記了回學校的時間。他在寄宿,回到學校時已經是深夜了,宿舍的門是關著的。他在校園裏隨便找了個地方躺下,沒想到是在壹個外國教授的公寓前。第二天早上,楊教授出來了。要不是他發現的早,差點踢到他,教授很不高興。本來,他是HKU大學年度考試的第壹名,根據學校的規定,他應該有資格去英國學習。因為教授的反對,他放棄了。
詩意
1958年,有人問金英熙他知道多少首唐詩,金回答說:‘大約兩萬首’。沒有人質疑這個答案的真實性。(陸建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三聯書店,1995年出版。因為每次有學生問起他的唐詩出處,他都能讀全詩,並講解其獨特的經典,被譽為“特別難得懂得記憶。”在唐代詩人中,他似乎特別喜歡李商隱的詩。
在詩歌方面,金英熙被古人和現代人壹視同仁。只要是好詩,他都喜歡。魯迅和郁達夫的詩,他幾乎都能背下來。還有他的老師陳寅恪的詩,不僅熟讀背誦。
梁羽生說:“每次有學生(包括梁羽生本人)來問金英熙壹首詩的出處,他都能把整首詩讀出來,並解釋它的特質。但金英熙能背這麽多詩,卻沒見過他的詩。”
主要作品
外文專著《中國古代史大綱》、《外國中國古代史研究》;關於“19世紀上半葉柬埔寨人民反對越南入侵的兩次起義”等。參與翻譯《澳大利亞簡史》和《東南亞史》;《菲律賓歷史》主編等。參與撰寫和編撰了多部著作。此外,他還發表了《吐蕃崛起》、《陳寅恪先生傳》、《4月12日至9月18日上海工人運動》、《論古印度六師哲學》、《論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等多篇學術論文。
其他相關性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廣州人(1919 ~ 1991)。
金英熙同誌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在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工人運動史、東南亞史、思想史、香港史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較高的學術成就。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史大綱》、《外國對中國古代史的研究》;關於“19世紀上半葉柬埔寨人民反對越南入侵的兩次起義”等。參與翻譯《澳大利亞簡史》和《東南亞史》;《菲律賓歷史》主編等。他參與撰寫和編纂了多部著作,還發表了《吐蕃的崛起》、《陳先生傳》、《四月十二日至九月十八日的上海工人運動》、《古印度六師哲學》、《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等多部學術論文。
曾任中國歷史學會理事、廣東省歷史學會會長等學術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