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聽眾這樣說:“我能用簡單的語言和普通的對話解釋這麽難的書。大家能理解和理解的太多了。”張誠說,《周易》的點擊率已經超過2300萬。被用戶評選為“好口碑”。讓我們通過《易經》和《內經》的智慧認識壹個更好的自己吧~
首先歡迎來到《易經》的精彩世界。
看似離我們很遠,其實離我們很近。日常生活中的每壹個點都可能與《易經》密切相關。比如煙為0的時候我們怎麽呼吸?我們呼吸嗎?妳可能會說,誰還不能呼吸?事實上,生命存在於壹息之間。如何呼吸是個大學問題。
我們新的壹年運氣如何?
我們如何搭配我們的菜肴和飯菜?
我們適合什麽樣的工作,不適合什麽樣的工作?
什麽樣的人適合交朋友談戀愛?什麽樣的人不適合交朋友談戀愛?在職場中,如何與不同的老板相處等。這些人生問題的命運,也許我們可以在壹本書中找到答案,是《易經》。
是什麽樣的書?
為什麽這麽吸引人?我先說說我是怎麽接觸到這本書的。
我高中的時候,文革的時候,像《易經》這樣的書在第四時代被燒了。我偷偷在家裏藏了壹些線裝書,都是舊書。我特別喜歡看這樣的書。聽說《周易》是壹本算命書。我特別好奇,偷偷看了壹眼。然而,我不能理解它。只看到各種線段,壹條長線段,壹條短線段。當我畫這個符號的時候,我覺得很神秘。那時候我有壹個遠房親戚,是個道士,文革的時候世俗化了。我偷偷問他。他給我講陰陽五行、卦、八卦,還教我如何用《易經》看圖、算卦、看風水。
後來我爸知道了,告訴我《周易》不僅僅是用來算命的,還有治病的。我父親是第壹位中醫大師。當時他跟我說學中醫有兩本書可以看。壹個是《周易》,壹個是《易經》。
中國古代有個藥王叫孫思邈,他說“不知道《黃帝內經》,就成不了大醫”。這樣,我就更感興趣了。後來上了大學和研究生,學習古代文學和古代漢語,這樣讀《易經》比較容易。
1988年,研究生畢業,分配到南京,面向社會開設《周易》課程。當時有壹定的風險。沒想到,教室裏坐滿了前來聽課的人。教室後面,走廊,甚至窗戶都擠滿了人。很高興看到大家對《易經》這麽感興趣。
為了完成《易經》的過程,我開始收集大量
這本書在國內被很多人視為封建迷信和所謂算命,在國外被視為珍寶,更激發了我進壹步探索的興趣。於是,我開始考慮編壹本大型的易學詞典。
那時候我們沒有電腦,沒有互聯網,完全靠人力。我搜了很多任何時間任何國家的資料。1992年,華夏出版社出版《易經》,歷時三年,***172萬字。這是國內第壹本大型易學參考書。
然後,我又花了兩年時間編輯整理了1994年出版的《易經》。這也是中國第壹部使用《易大詞典》的百科全書。
在學習《周易應用百科全書》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易經》博大精深,應該向名師學習。那時,我已經發現我有許多缺點。
當時有壹位研究《易經》的大學者,就是北京大學著名哲學系教授朱伯昆教授。我寫《易經》的時候,朱老師已經指示過我了,所以我給他寫了壹封信,說“我想打電話給妳的醫生。”。他說:“我不再招生了,”我說,“然後我特別想向妳學習。我該怎麽辦?”他說:“那妳去北大院看看我還能不能招到人?”於是我馬上給北大研究生院打電話。研究生院的招生官說,“只要朱老師願意,他都可以接受。”當時我很開心,也很感動,於是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朱老師,朱老師淡淡地說:“好吧,那就準備考試吧。”1994年,我被朱伯昆先生錄取為博士研究生,成為朱先生在的關門弟子。
在北大讀博的三年時間裏,我收獲了很多。朱彜生致力於易學研究,即《周易》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易經字典》四卷本。他發現,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基本都是《易經》的影響。有人發展《易經哲學史》,有人用《周易》說明真相。他還告訴我,他的老師馮友蘭壹生都非常重視《易經》。
馮友蘭老師是中國哲學史上的先驅。他認為《易經》是宇宙代數,是最高的哲學。馮老師於1990年去世。他死時95歲。他的遺言如下:“中國哲學將在21世紀大放異彩。妳要註意易經。”
馮老師的話深深打動了我。和其他人壹樣,我覺得《易經》是
朱老師獨到的見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對易學哲學的研究,使他成為中國哲學史學科的第三代領導人。
記得1998年,朱先生75歲的時候,北京大學哲學系為他組織了壹次研討會。中國哲學史研究室主任朱教授在座談會上親切地說:“朱先生是繼馮友蘭先生之後的第三代中國哲學的代表。我希望朱燦先生能自己寫壹部中國哲學史。
會後,我問朱老師:“是妳寫的嗎?”朱說:“我不會寫。”我說:“為什麽?”他說,“我寫不出比比馮先生更多的東西。”當時我聽了之後很震驚。這是朱小姐。他知道要全面超越他的老師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在超越他的老師的易學哲學史上努力。我也很清楚,在《易經》的研究上,我是無法超越朱老師的,所以只能傾其壹生去研究,希望能在《易經》的不斷研究中有所收獲。
博士畢業後就壹直跟著朱老師。朱領導成立了中國易學科學委員會和國際易學聯合會。我幫助朱先生做壹些準備工作和學術活動。經常聽到朱老師精辟的論斷,也感受到他對國家的關心,對振興中華的強烈使命感。
2005年,他委托我擔任中國易學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但他已於2007年5月去世。今年是朱老師逝世十周年。北京大學將舉行紀念會。朱老師在天國有靈。我相信這100集喜馬拉雅的易經解讀,壹定會得到他的加持。必將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