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2020-12-22 讀書摘記:任職資格和各模塊之間的關系

2020-12-22 讀書摘記:任職資格和各模塊之間的關系

建立任職資格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其他模塊的關系——

1. 建立任職資格管理與薪酬的關系。在同樣的管理環境下,在態度壹致的前提下, 不同能力 的人員對企業的貢獻價值不同,所以職級結果應對應 能力工資 ,我們稱之為職級工資,職級晉升則職級工資增長。特殊的福利項目也可以考慮需要具備某壹較高的職級才可以享有,而非壹刀切,體現福利的激勵性。長期的激勵項目,如股票、期權等也應該是基於職級來確定是否授予和授予的數量。

2. 建立任職資格管理與績效的關系。 不同能力 的員工應該設計不同的工作目標,也應該有不同的考核方式。

3. 建立任職資格管理與招聘的關系。在沒有設立任職資格管理之前,用人部門只會告訴人力資源部招5個人,現在用人部門會說招5個人,其中4級2人,3級1人,2級2人。人力資源部拿到用人需求,查看相應職位的“任職資格字典”,招聘需求就非常明確了。

4. 建立任職資格管理與培訓的關系。能力評估後,整體員工能力的現狀基本清楚,培訓需求自然而來。另外,根據“任職資格字典”員工的能力構成也非常明確,我們要建立基於任職資格管理的培訓體系、課程體系和講師體系。

招聘領域的應用

1. 招聘面試評價規範

根據冰山模型,對招聘候選人的評估可以分成冰山上、下兩個層面。冰山上面包括知識和技能,這是用人部門最擅長的領域,由用人部門面試官負主要審查責任;而冰山下面素質、動機層面的考察由人力資源部負主要評估責任。

2. 招聘定薪有理有據

建立了任職資格管理體系,自然會形成各個職類、職級的薪資標準。通過人力資源部、用人部門、跨部門的多方評估,最終我們會為候選人初步擬定職級,然後按照職級對應的薪資標準進行薪酬溝通,這樣招聘定薪才會有理有據,人力資源部門在監控個體薪資是否合理時,最起碼有了壹個尺度。當然也會有特事特批的情況,如候選人薪資期望超出薪資標準且用人部門又急需人才,壹般的解決策略是進入更高層經理的特批環節。

3. 新員工導師有參考

什麽樣的老員工可以擔任導師呢?除了符合價值觀、績效表現等指標外,還應該是比新員工職級更高的員工,這樣對新員工而言更有領導力。如果本部門沒有合適的可以擔任新進高職級人員的導師,這時可以考慮其他部門相關背景的高級職員來做導師,還有利於跨部門溝通協作。

強調兩個重點:導師的專業技術職級高於新員工,考慮到服眾和權威感的因素;擔任導師的情況影響導師的職級晉升,因為在工作任務中的公司裏,擔任導師的積極性不高,可以考慮做強制要求,納入個人職級晉升的必要條件。

4. 招聘效果更易評估

招聘效果主要從招聘周期、用人部門滿意度、招聘成功率(面試人數)、招聘達成率(計劃招聘人數)、招聘成本五個方面進行評估。

(1)招聘周期:完成壹個職位所需要的招聘時間。引入任職資格管理後,我們應該對不通職級的崗位設置不同的招聘周期,而不是壹刀切(比如所有崗位都是2個月),讓招聘周期這個指標更加科學和實用。

(2)用人部門滿意度:用人部門領導對所招員工的滿意程度。

(3)招聘成功率:實際上崗人數和面試人數的比例。它與用人單位的知名度有直接的聯系。

(4)招聘達成率:實際上崗人數與計劃招聘人數的比例。特別是基層崗位,需要的員工人數較多,招聘量大,但往往因為各種因素的幹擾,實際能上崗的人數不能達到計劃人數,這壹比例與公司崗位設置有必然關系。

(5)招聘成本:壹個職位招聘需要話費的總費用,包括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招聘成本取決於多個因素,除了招聘廣告費用、招聘員工成本、內部推薦獎勵資金外,不可忽視的還有哪有溝通、內部協商等隱性成本。

此外,還有壹些可以納入評估範疇:(6)試用期離職率、(7)人才庫建立、(8)新員工滿意度、(9)入職辦理速效性、(10)外部渠道依賴性(獵頭服務)。

績效領域的應用

從任職資格管理的角度,討論壹下員工的績效從哪裏來

首先,任職資格與績效評估都關乎對人的考核評價,不同的是,績效考核關註把事情做好,任職資格關註壹開始就做正確的事;績效考核強調結果導向,任職資格先培養做事的能力,重點在過程,最後才是回歸到結果;績效考核重點在當期業績,任職資格關註壹個長期的表現。最近績效考核的觀點正在被業界放棄,而轉向績效管理,而員工的個體績效來自態度和能力這兩個因素,說到這裏,任職資格管理是從根本上推動公司員工績效管理提升。

基層員工的績效來自員工能力、員工態度和公司治理方式的乘積。另外,從企業組織整體角度出發,績效改善還有以下方法:

1. 減少無效活動,這是改善績效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當前中國企業員工無效活動非常普遍,壹是因為企業管理方式的落後,二是由於企業培訓的不足,三是職責不清造成,四是員工個人的不良習慣所致。

2. 提升個人技能,企業只需要設立壹個技能提升獎勵就行了。

3. 改變工作方式,方式的改變也是創新。有時候改變工作的地點、改變工作的時間都能嗲來效率的提升。活動先後的組合、優先順序的排列也是流程優化的內容。

4. 改變管理方法。

5. 開展合理化建議。

6. 借鑒行業經驗。

7. 進行企業文化建設。

8. 變革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