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筆順 :豎、橫折、橫、橫、橫、豎。
早,漢語常用字? ,讀作zǎo,最早見於金文 ,其本義是指太陽出來的時候,引申為早先、很久以前。也用於早上見面時,相互招呼的用語。
說文解字
卷七日部
晨也。從日在甲上。子浩切。?
說文解字註
晨也。
晨者,早昧爽也。二字互訓,引伸為凡爭先之_。《周禮?大司徒》“早物”_“早”為“草”。
從日在甲上。
甲象人頭,在其上則早之意也。《易》曰:先甲三日。
子浩切。
古音在三部。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並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
又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
又與_同。《周禮?地官?司徒》:宜_物。註:_物,柞、栗之屬。《釋文》:_音早。本或作早。 《說文》:作?。從日在甲上。
“揚敦”裏金文的“旦”,太陽(日)已完全離開地面,時候更晏了。而“頌壺”裏表示地面的“_”,在“揚敦”裏卻倒了過來,訛變為“_”,表示晨靄朝霧在與太陽壹齊升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