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道教大字典解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道教大字典解

壹、天罡:

星名。即北鬥七星的鬥柄。《參同契》卷下:二月榆落,魁臨於卯;八月麥生,天罡據酉″。《抱樸子內篇.雜應》:又思作七星北鬥,以魁覆其頭,以罡指前″。叢辰名。月內兇神。《海瓊白真人語錄》卷二《鶴林法語》:天罡屬辰,辰戌醜未謂之四正,以其屬土,居於中央,故曰四正,罡字從四從正,以辰為土,故此功曹謂之天罡″。清允祿等撰《協紀門辨方書》:陰陽之月,前三辰為天罡,後天辰為河魁,陰建之月反是″。神煞名。道書中有三十六天罡,配七十二地煞。以為罡氣神煞取用。雷法名詞。猶人心。指腦。《道法會元》卷八十二:天罡,罡者四正為罡,取四方之正中,乃吾心也″。也稱中黃星。《道法會元》卷七十七《天罡說》:夫天上天罡,陰精也,真土也。乃天之真陽也,居於天中之天,為天罡星,其實號曰中黃星,變化於辰也。?內丹名詞。指陽精,真土。《道法會元》卷七十七《天罡說》:夫身中天罡,亦陽精也,真土也。比內事為藥物,為黃婆;丹田為黃庭,居於身中之中,為天罡氣。其實號曰中黃氣,變化於心也。此竅非凡竅,中中又壹中,壹中之黃氣,即自己天罡也″。

二、三十六天罡:

道教稱北鬥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每個天罡星各有壹神,***有三十六位神將。道士在齋醮作法時,常召請他們下凡驅鬼。《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說:三十六天罡,天中大神王……七總太元君,為吾驅禍殃″。《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全傳》稱三十六天將都是真武大帝收伏的神,全部隸屬真武麾下,名稱如下:水、火龜蛇二將,趙元帥趙公明,顯靈元帥關羽,雷開、茍畢二元帥,風輪元帥周廣澤,盡忠元帥張健,火德元帥謝仕榮,靈官元帥馬華光,管打不信道元帥朱彥夫,考校元帥黨歸籍,仁聖元帥康席,混元帥龐喬,降生元帥高原,降妖辟邪元帥雨田,威靈瘟元帥雷瓊,神雷元帥石成,虎丘元帥王鐵、高銅,先鋒元帥李伏龍,電母朱佩娘等。在民間傳說中,三十六天罡常與二十八宿、七十二地煞聯合行動,降妖伏魔。

由上述可了解,單以天罡而言是指北鬥七星的鬥柄。而三十六天罡是指北鬥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壹星壹神......。

七十二地煞: 1.星相家所稱主兇殺之星。 2.泛指兇神惡鬼,比喻惡勢力。 3.古以為天地陰陽五行之成數。亦用以表示數量多。

天罡地煞為道教神名。按民間信仰神明的分類,將將軍分為天上有三十六天罡的天兵兇神,地上有七十二地煞的地兵惡煞,兩者都被稱為“神將”,在道家法錄中,有結合三十六天罡及七十二地煞的神將地兵,***同驅邪除魅的法術。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淵源於中國古代對北鬥的崇拜,而所謂的天將,就是天宮的神將,負責保護天宮和眾仙的安全,在術法和武功上都有相當的造詣。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天將的地位並不高,大概只相當於人間守護皇宮的衛士。

七十二地煞是指道教稱北鬥叢星中有七十二個地煞星,在《水滸傳》中,因以附會梁山泊中的七十二個頭領,此情節在開頭首引有介紹。而這個詞以為天地陰陽五行之成數。亦用以表示數量多。星相家又所稱主兇殺之星。

七十二個地煞星:

地魁星、地煞星、地勇星、地傑星、地雄星、地威星、地英星、地奇星、地猛星、地文星、地正星、地辟星、地闔星、地強星、地暗星、地軸星、地會星、地佐星、地佑星、地靈星、地獸星、地微星、地慧星、地暴星、地默星、地猖星、地狂星、地飛星、地走星、地巧星、地明星、地進星、地退星、地滿星、地遂星、地周星、地隱星、地異星、地理星、地俊星、地樂星、地捷星、地速星、地鎮星、地稽星、地魔星、地妖星、地幽星、地伏星、地僻星、地空星、地孤星、地全星、地短星、地角星、地囚星、地藏星、地平星、地損星、地奴星、地察星、地惡星、地醜星、地數星、地陰星、地刑星、地壯星、地劣星、地健星、地耗星、地賊星、地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