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如何透過心靈看本意?

如何透過心靈看本意?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要讀壹個人,首先就要讀他的眼睛。因為眼睛是最不會說謊的器官。

愛默生說:“人的眼睛和舌頭所說的話壹樣多,不需要字典,卻能從眼睛的語言中了解整個世界。”所以,通過觀察壹個人豐富的眼睛語言,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對他有壹個大致的了解和認識。

在《孟子·離婁上》篇中有壹段用眼睛判斷人心善惡的論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寮;胸中不正,則眸子蠔焉。”

漢朝末年,王莽在朝為官,在他未篡位之前,壹直給人的印象是勤勞肯幹、節儉自律。但是新升任司空的彭宣看到王莽之後,悄悄對大兒子說:“王莽神清而朗,氣很足,但是眼神中帶有邪狹的味道,專權後可能要壞事。我又不肯附庸他,這官不做也罷。”於是上書,稱自己“昏亂遺忘,乞骸骨歸鄉裏”。

後來,王莽果然篡權,建立“大新”,成為亂臣賊子。

壹般來說,心虛的人,往往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本能地躲閃他人的註視。

三國時,有壹次曹操派刺客去見劉備,刺客見到劉備之後,並沒有當時下手,並且與劉備討論削弱魏國的策略,他的分析,極合劉備的意思。

不久之後,諸葛亮進來,刺客很心虛,便托辭上廁所。

劉備對諸葛亮說:“剛才得到壹位奇士,可以幫助我們攻打曹操的勢力。”

諸葛亮卻慢慢地嘆道:“此人見我壹到,神情良懼,視線低而時時露出忤逆之意,奸邪之形完全泄漏出來,他壹定是個刺客。”

於是,劉備連忙派人追出去,刺客已經跳墻逃去了。

心理學家珍·登布列在《推銷員如何了解顧客的心理》壹文中說道:

“假如壹個顧客眼睛向下看,而臉轉向旁邊,表示妳被拒絕了;如果他的嘴是放松的,沒有機械式的笑容,下顎向前,他可能會考慮妳的提議;假如他註視妳的眼睛幾秒鐘,嘴角乃至鼻子的部位帶著淺淺的笑意,笑意輕松,而且看起來很熱心,這個買賣大概就有戲了。”

壹個人的視線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來了解。首先,對方是否在看著自己,這是壹個關鍵。其次,對方的視線如何活動,或者是視線剛接觸立刻就挪開,他的心理狀態是有所不同的。第三,視線的方向,即對方是正視還是斜視觀察自己的。第四,視線的集中程度,即是否在專心致誌地看自己。第五,視線的位置,通過對方視線的方位移動,來考察他的內心動向。

有識之士是知人有所思、知人有所為的,他們知道處世的最難之處,莫過於識人;而且為人處世中的識人,自古就是為難之事。人是不容易被人所了解與認識的,當人們去了解和認識壹個人時,就更是壹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解壹個人,就必須了解他的表面與實質,而這些又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從辨別壹個人的言行真偽起,到壹個人的思想境界是否高尚,中間無不滲透著人的精力與智慧。而輕浮地對待人際關系,就不能真正做到認識人。

人際關系作為個人成功的要素之壹,要求人們之間需要溝通與理解,而在自己與別人之間,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心理隔閡這堵墻,要拆除“心墻”,就必須了解對方,否則,溝通與理解都是枉費心機。

有時,眼睛似乎也會說話,壹個人的心理活動,經常會反映到他的眼睛裏,心之所想,透過眼睛就能看出其中的大概,這是每個人都很難隱瞞的事實。

隋朝末年,戰事頻繁,魏征隱居於梁、宋之間。李密早年投身行伍,後因戰敗,只身逃到了雁門,換名換姓,扮成壹教書先生,與魏先生認識且常來往。壹次,魏先生半開玩笑地同他說:“我觀察先生面色沮喪,目光渙散,心神不定,言語支吾,現在朝廷正在抓捕山東的叛亂分子,難道先生就是其中的要人嗎?”李密驚慌起身,抓住魏先生的手說:“您既已知道我的底細,還望先生救我。”魏先生說:“我看先生沒有帝王氣象,也不具將帥的謀略,僅壹亂世英雄而已。”接著魏先生詳細地向他分析了歷代帝王將帥及亂世英雄成敗得失的原因,最後,魏先生說:“我夜觀天象,汾河晉地壹帶有帝王將出,如您能前去輔佐,則前途不可限量。”話音未落,李密拂袖而起,傲慢地說:“腐儒之輩,不屑與圖大事。”不久,李密又借故西逃,沿途招兵買馬,駐營作戰,最後還是壹敗塗地,投降了唐王朝。後又鬧叛亂,終被全部消滅。

李密渙散的目光已經泄露他的底氣不足,敗局已定,所以魏先生通過對他的觀察看出他氣數已盡。

通過眼睛,可以很容易看出對方的內心世界,在現實生活中,與人交往也是如此,學會看懂對方眼神中傳遞出的信息可以讓妳準確地判斷出對方的心理及他是怎樣的人。

在談話的時候,如果有壹方眼光不斷地轉移到別處,這說明他對所談的話題並不感興趣,另壹方意識到這種情況以後,應該想辦法改善這種局面。

當壹個人看另壹個人時,用眼光從上到下或是從下到上不住地打量時,表示了他對對方的輕蔑和審視。而且這個人有自我優越感,有些清高自傲,喜歡支配差遣人。

當壹個人對另壹個人產生了好感,他沒有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時候,多會用壹種帶有幸福、欣慰、欣賞等感情交織在壹起的眼光不住地打量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