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豨字幾畫

豨字幾畫

豨字14畫筆順為橫、撇、彎鉤、撇、撇、撇、點、撇、點、橫、撇、豎、橫折鉤、豎。

豨,漢語二級字,讀作豨(xī)〔豨薟〕壹年生草本植物,莖上有灰白色的毛,葉對生,橢圓形或卵形。古書上指豬。閩北語:豨Kü4(豬),詞匯:豨嫲(母豬)豨猞(配種公豬)豨豭(公豬)。

康熙字典:

《唐韻》虛豈切《集韻》《韻會》許豈切,?希上聲。《玉篇》豕也。《莊子·知北遊》監市履豨。《註》豨,大豕也。又《廣韻》楚人呼豬也。《揚子·太?經》豨毅其牙。《註》豨,人呼豬也。又《說文》豕走豨豨。《正韻》豕走聲也。《前漢·食貨誌》王莽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豬突豨勇。

《師古曰》東方名豕曰狶。壹曰豨,豕走也。又封豨,神獸。《說文》古有封豨修蛇之害。《楚辭·天問》封豨是射。《註》神獸也。又封豨,星名。詳前豕字註。又?豨,人名。見《史記·列傳》。又《廣韻》香衣切《集韻》《韻會》香依切,?音希。豬也。《揚子·方言》南楚謂之豨。

又藥名。《韓愈·進學解》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互詳豕字註。又《本草綱目》豨薟,壹名豬膏母。《李時珍曰》楚人呼豬為豨,呼草之氣味辛毒為薟。此草氣臭如豬而味薟螫,故名《廣韻》亦作狶。

組詞:

1、豨薟[xīxiān]壹種壹年生草本植物,葉卵形、對生,頭狀花序,以全草入藥,產於中國、朝鮮和日本。

2、封豨[fēngxī]大豬。也用以比喻貪暴者。

3、妃呼豨[fēhūxī]古樂曲中的助聲字,無義。

4、狗豨[gǒuxī]犬與豬。喻品行卑劣的人。

5、豨突[xītū]像野豬受驚而亂奔。比喻人之橫沖直撞,流竄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