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漢字六的田字格寫法

漢字六的田字格寫法

漢字六的田字格寫法:第壹筆點要最終落在中線上。第二筆壹橫稍帶波瀾,中間要穩。第三筆的點順著米字格左斜線順滑打下去。最後壹筆的點落下時,與左邊的點平齊,顯得整個字很穩重。整體字與周圍框子保持適中的距離,顯得放在中央。

六,漢語壹級字,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當為草廬,是“廬”的初文。“廬”與“六”古音相近,所以假借為數詞“六”;依陰陽理論,六是陰數,所以又指《易》中的陰爻。說文解字註:易之數。侌變於六。正於八。

此謂六為陰之變,八為陰之正也。與下文言七九壹例。八篆巳見二篇,故類言之。六為陰之變,九為陽之變,聖人以九六系爻,而不以七八。金氏榜曰:《乾鑿度》謂七八為彖,九六為變,故彖占七八,爻占九六。

壹爻變者以變爻占,是爻占九六也。六爻皆不變及變兩爻以上者,占之彖辭,是彖占七八也。公子重耳筮得貞《屯》悔《豫》皆八。董因筮得《泰》之八。穆姜筮得《艮》之八。凡陰不變者為八也。

康熙字典:《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音陸。《說文》:《易》之數,隂變於六,正於八。《玉篇》:數也。《增韻》:三兩為六,老隂數也。

字源演變

六,象形字。像結構簡陋的棚屋之形。商代甲骨文寫作“六”,像搭棚於地面,後演進為“六”,突出了棚壁之形。秦代小篆中將上面作屋頂狀的兩筆向內彎曲,作“六”,隸變後則變為點和橫。

當“六”作為單純數字之後,後人再加“盧”(器皿中裝著獸肉)另造“廬”代替,表示生活棲息的空間。六的本義當為草廬,是“廬”的初文。“廬”和“六”古音相近,所以假借為數詞“六”。依陰陽理論,六是陰數,即《說文》所謂“六,《易》之數,陰變於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