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說文解字》的"六書"理論的具體內容

《說文解字》的"六書"理論的具體內容

六書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

《說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原書作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後因年代久遠而失傳。

宋太宗雍熙三年,宋太宗命徐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說文解字》,分成上下***三十卷,奉敕雕版流布,後代研究《說文》多以此版為藍本,如:清代的段玉裁註釋本即用此版《說文》為底稿而加以註釋。

擴展資料

《說文解字》內容***十五卷,以小篆為研究對象,同時參照小篆以外的古文、籀文,其中壹至十四卷為文字解說,十五卷為敘目,每卷都分上下兩篇,實為三十卷。***收字頭9353個,重文(古文、異體等)1163個,字頭以小篆為準,兼有古文、籀文等異體。?

《說文解字》首創漢字部首,全文***分部首540個,從“壹”部開始到“亥”部結束,同部字的第壹個字就是部首,並用“凡某之屬皆從某”標明。正文部分重點在字形的分析,“說文”以“文”(獨體為主)。

“解字”重點在字義的解釋,以“字”(合體為主),小篆是全書的說解對象,通過字形的分析,來肯定字的性質和類型,說明文字義形音三種要素和三者的密切關系,說解次序就是對每個字先說解其意義,次說形體,後說讀音,全書以“六書”為書例,統全書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