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傳說我國歷史上以淫奢殘暴聞名的隋煬帝楊廣,為了到江南遊樂,開鑿了大運河。壹日,隋煬帝駕馭龍舟準備南巡,但船行河中,逆水時要人拉纖。
隋煬帝不願讓衣衫襤褸的男人拉纖,竟下旨選了壹千名江南女子和壹千只羊,用彩緞扭成的錦纜拉纖。可憐這些十五、六歲的女子,在烈日下拉著沈重的龍舟,走出不到半裏路,早累得壹個個雲鬢散亂,氣喘噓噓了。
隋煬帝和皇後憑欄望去,滿心歡喜,壹時興起,竟效仿秦始皇在封禪泰山時,因在五棵松樹下避雨,封松樹為五大夫松的典故,就賜柳樹姓楊,並親書了楊柳兩個大字,懸掛樹上。從此,柳樹就被稱為楊柳了。
擴展資料:
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楊柳”是壹個情思纏綿的常見意象,含有這壹意象的名篇佳句數不勝數、俯拾即是。許多人在讀到這些詩詞時,可能會以為這些詩句中所提到“楊柳”是楊樹和柳樹兩種樹的並稱,其實不然,這些詩句中的“楊柳”都是指柳樹,而與現代植物學分類中所說的楊樹沒有任何關系。
其證如下:清代張英等奉敕於康熙年間編撰而成的類書《淵鑒類函》中“楊柳”條目下諸多古詩文例句中“楊柳”詞義均被解為“柳”。而當代《漢語大詞典》中所收錄的以“楊柳”為詞素的三音節詞十余條,其中的“楊柳”的意思亦皆為“柳”,如“楊柳腰”就是“柳腰”的同義詞。
百度百科-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