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的時間內,遼金兩代與宋對峙,雄踞於北方,幾次欲占領南方的大片疆土,卻壹直也沒有成功。
契丹族源於東胡,是鮮卑族的壹支。“契丹” 意為鑌鐵 ,表示堅固, 故後來與契丹對抗的女真建國稱“金”,以喻金比鐵更為高貴,且不銹壞。
公元四世紀末,契丹人即遊牧於潢水和士河(今內蒙古東部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壹帶,初僅有以“白馬”和“青牛”為族徽的兩個部落,後發展為八大部落,契丹曾於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歸附唐朝,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朝在契丹駐牧地沒松漠146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
唐末,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即遼太祖,公元907- 926年在位) 統領“八部, 日漸強大。
於公元916年模仿漢制置百官,稱帝建元,定國號“契丹”。
公元947年改國號為“大遼”,因為“遼”字在漢語中也有鑌鐵的含義。
遼多次與五代時北方諸國及北宋,西夏發生戰爭,但主要的仍是互通使節、交易通商的和平關系。
我們從小就聽說《嶽飛傳》漢人抗擊遼金的故事,相對比他們屢次想要進取的中原江山,並不是他們遊牧民族的兵不夠壯,馬不夠強,也不是兩宋朝廷有多大作為。
而是自古以來中原漢民族就有壹種排外的心理,遼和金以前都是唐宋的小弟,現在想反過來做老大,自然是遭到了人民的強烈抵抗。
可以說大宋的江山也是人民在為宋統治者保護著,“人和”這方面遼金是怎樣也不占優勢,就連在他們領地的漢人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辛棄疾就是壹例,他只認為宋是他真正的國度,從金起義,然後投奔大宋朝廷。
契丹是壹個進取開放的民族,通過與中原及西方的密切交往,融匯眾長,創造了具有特色的文化。
契丹人采用因俗而治的政策,“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
又仿漢制實行科舉,制訂成文法典。
按國俗建立全體男丁皆入兵籍的兵制,又依本身遊牧的民族習慣而首創五京制。
契丹創造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他們還酷愛繪畫、廣建佛寺和佛塔,使遼王朝的文化頗為昌盛。
契丹的遊牧民族給養皆仗著畜牧業的發展, 即使統壹了河北,山西北部之後,仍保留畜牧業及在塞外的生活習慣。
其牧業以放牧馬、羊為主,每年從四月到八月,讓牲畜自然逐水草生息,九月把畜群趕回冬牧場飼養保護越冬,這比前朝時期遊牧民族的自然放牧形態,前進了壹大步。
契丹人創造了在嚴冬裏鑿冰釣魚的技術, 直到今天,中國東北不少民族仍采用這古老的捕魚方法。
契丹的農業和工商業也很發達,農夫、工匠和商人多為漢人,渤海人和西域人。
農作物有麥、栗、稻、積米等,手工業有鎮鐵力,馬鞍、瓷器、金銀器,毛皮綢絹等 。
這些產品在契丹 、宋、西夏及歐亞各國都頗受歡迎。
內蒙古草原東部是契丹的發源地,也是其立國後統治的中心區,契丹族在這裏留下了大量珍貴遺址遺物,成為草原文明繁榮的象征。
在遼金玉器中,春山秋水玉是赫赫有名,以前也寫過多篇關於春水和秋山的文字,市場上能看到後代仿制頗多,但如唐玉飛天壹樣, 始終是無法得其神韻,也是願意再重寫壹篇的緣由。
春山玉和秋水玉代表著古代遼國與金國的玉器文化的頂峰,它們反映的是契丹人以小降大的那種雄心和渴望,隱寓著小小遼國自喻“鷹鸮”的兇猛和矯健,征服代表著天鵝或大雁的宋朝江山。
在表現的形式上大量使用鏤雕,浮雕、圓雕,拉絲和鉆孔技藝,展現浩瀚飄渺的北國風光和氣勢,並壹直將這種造型和紋飾延續到元朝。
契丹人喜愛“圍獵”並使用訓練有素的獵鷹,稱為“海東青”。
此外,皇族還馴養獵豹,在圍獵中捕獸。
建立遼國後,皇帝和貴族每年四季都進行圍獵,後來逐步縮減為春秋兩季,稱為“捺缽”。
捺缽為契丹語,意為皇帝的行營,凡捺缽時,所有契丹大小內外臣妳必須隨行,盛況空前。
遼國的統治者早期推行這項活動主要是為了傳承遊牧民族的血統文化,也是避暑禦寒的郊遊活動,後來逐步形成了春秋出遊的制度,每年初春,遼帝都會來到長春東北面的鴨子河溝。
遼帝來到那裏, 就會命人將捕鵝的工具準備好,四處觀察環境,如果發現有天鵝就會放出訓練有素的鶻。
在天上,鶻與天鵝激烈的搏鬥著,鶻雖然兇猛,但勢單力薄,經不起天鵝的反抗,最後雙雙墜落到地上。這時遼帝就會命人用錐刺鵝,取腦餵鶻,以示獎勵。然後遼帝將鵝薦於廟,群臣獻酒奉果,以示祝賀。君臣插鵝毛,互相取樂。
這就是春山玉所反映的狩獵活動。它將鶻與鵝搏鬥的最驚心動魄的場面表現了出來,鶻啄回首天鵝之腦。而所謂的鶻,就是女真人盛產的海東青。
到了秋季,遼帝又會到山中納涼,騎馬涉獵。
有時有虎,遼帝便會領兵獵殺。據說老虎知道遼帝要來,懼怕不已,躲於叢中不敢出來。
遼帝起了善心,便放了它壹把,那個有虎躲避的林子也被叫做“伏虎林”。
而到了獵鹿時,遼帝與隨從埋伏在山林湖泊之中。
壹旦發現鹿群有動靜,便有人吹起號角來,聲如鹿鳴,引得鹿群聞聲而來,最後君臣便壹起將鹿射殺。這種狩獵被叫做“呼鹿”。
秋水玉所表現的是山林裏的虎與鹿,是北國的秋景。
女真人又繼此習俗,繼續在北國的土地上遊獵。
這就是他們的生活,如此生動又如此鮮明的表現在小小方寸壹塊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