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魏字的筆順

魏字的筆順

總筆畫:17筆

1. ノ(撇)、2. 壹(橫)、3. 丨(豎)、4. ノ(撇)、5. 丶(點)、6. ㄑ(撇點)、7. ノ(撇)、8. 壹(橫)、9. ノ(撇)、10. 丨(豎)、11. ?(橫折)、12. 壹(橫)、13. 壹(橫)、14. ノ(撇)、15. 乚(豎彎鉤)、16. ㄥ(撇折)、17. 丶(點)

“魏”,現代漢語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wèi,最早見於秦國小篆時代,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魏”的基本含義為古代宮門上的樓臺,如魏闕;引申含義為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陜西省東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在日常生活中,“魏”字常表示中國歷史上的三國之壹。

康熙字典

廣韻魚貴切集韻韻會虞貴切,音偽。說文本作巍。高也。從嵬委聲。註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為魏國之魏。詩·魏風譜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

又周禮·天官·大宰乃縣治象之法於象魏。註象魏,闕也。

又姓。廣韻本自周武王母弟,受封於畢,至畢萬仕晉封魏城,後因氏焉。

又集韻語韋切,音巍。莊子·知北遊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

又揚子·方言魏,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閑,凡細而有容謂之魏。註魏魏,小成貌。

又集韻正韻吾回切,音嵬。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