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顏真卿書法作品

顏真卿書法作品

主要工作

1,東方朔人像贊

《東方朔畫像》中有兩個楷書作品,壹個是王羲之的小楷,壹個是顏真卿的大楷。此碑文刻有“韓臺中東方博士畫贊及序”題詞。唐天保於12月13日在德州陵縣成立,時年顏真卿46歲。蘇東坡曾經研究過這個碑,寫道:“嚴魯公壹生寫了壹個碑,這個碑卻是清雄。”這句話很清楚,然後我看到了王右軍的書。我知道單詞和這本書很接近。雖然大小不壹樣,但是魅力還是不錯的。“明代有雲:“書法蒼勁有力,是魯公得意之筆。“這座紀念碑原本位於東方朔家鄉(陵縣神頭鎮)的東方寺,但在元朝時被搬到了城裏。清康熙六年(1667),碑半埋土中。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3),才被愛顏姝的縣令王本莊挖出,並建碑亭保護。1958,德州重修碑亭,作為重點文物保護。侄子紀念手稿

2.祭侄文稿

草書安史之亂時,呂公的堂兄顏杲卿被任命為常山郡太守,賊兵進逼,以致太原救我軍連城破,顏杲卿父子被殺。所以文章說“賊臣不可救,孤城被圍,父困子亡,巢倒。”後來,魯莊公派他的侄子全明去收拾殘局,他只得到壹只腳和紀明的頭骨,所以他做到了。魯公五十歲了。書法作品為字,人說有字。魯公是壹個忠義豪邁的人,他的壹生令人肅然起敬。他的精神完整性體現在書法上。這份手稿是書評人最享受的。此帖原是手稿,刪改塗抹,可見魯公構思文章,自始至終感情起伏,所以寫得神采飛揚,筆法雄壯,自然神韻。所有用筆用盡,拉皮帶的地方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自始至終,我用的都是略顯禿頂的筆,圓潤健康的筆法,最後因為墨跡未幹而自首。雖然因為最初的停頓,墨色變化很大,黑灰又厚又幹,但是壹氣呵成。元朝時,張敬艷題詞:“與其寫信,不如講,不如擬信。封面是官方作品,雖然信尾是繩索契約;信在心血來潮的時候是相當放縱的;而且起草是無意的,忘記的是他的手掌。在這裏看到它真是太棒了。”袁憲宇對這個帖子的評價是“天下第二行書”。

3.多寶塔紀念碑

全稱為《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塔感應碑》,建於天寶十壹年(752年)四月二十日,岑勛執筆,顏真卿舒丹、徐浩題寫,石華鐫刻。它現在在Xi安的碑林中。碑文講的是西京龍興寺和褚和尚在今天壹個安靜的夜晚讀《火焰杯》,仿佛眼前不時出現許多佛塔。他決心把幻覺中的佛塔變成現實。天寶元年,選建千福寺,歷時四年完成。在千福寺,每年都要為皇帝和普通百姓寫火眼金睛和菩薩戒律,在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這塊碑是顏真卿早期的成名作,書寫恭敬誠懇,直接反映了歐、豫、楚二王的遺風,但又與唐代的書寫有明顯的相似之處,說明顏真卿在向前代書法家學習的同時,十分註重從民間書法藝術中吸取營養。整篇文章結構嚴謹,字裏行間都有伍肆柵欄。點畫圓潤,端莊秀麗,似靜似動,引人入勝。他繼承了傳統作品。字畫後記:“這是魯公最平最穩的壹本書,也是韻味十足,俗不可耐。是近代歷史學家的鼻祖。”

4、麻姑仙壇記

全稱是《唐代福州南城縣馬姑山仙壇故事》,楷書。顏真卿寫啊寫啊寫書。除了在書法方面的成就,顏真卿還研究古生物化石。唐代宗大歷六年(公元771),顏真卿被任命為今江西撫州刺史,此時他仕途失意,所以有時會問禪。當年4月,顏真卿到南城縣馬谷山考察。在壹個古老的祭壇附近,他看到壹些蝸牛殼化石夾在地層中。他仔細研究了這壹現象,提出了他的論點:這裏以前是海洋,後來變成了陸地,那些化石就是證據。為此,他寫了壹篇論文《福州程楠麻姑山仙壇》,記述了麻姑的悟道,並用石頭記錄了下來。不僅僅是回憶事情,還能反映此時的心情。這座紀念碑莊嚴宏偉,歷來為人們所重視。是顏體的代表作之壹,是顏真卿六十多歲的作品。此時顏真卿的楷書風格已經完善。歐陽修《集古錄》曰:“此碑陡峻緊,尤精,筆畫皆細。”後人往往只推崇龔燕的書法,稱之為“天下第二書”。

5.顏紀念碑

唐代刻石,全稱是“唐太宗秘書墓碑,71歲時為其曾祖父嚴所書”。古人稱墓為開道,建石柱為標,稱為神道,即墓碑。碑文的內容追溯了顏氏家族祖先的功績,描述了唐代後人的功績。除了《吉谷錄》和《金石錄》,他的書都是無語的。《顏碑》四面鐫刻,陽19行,陰20行,每行38字。碑側5行37字,占1667字。左側碑文北宋已磨損,無立碑日期。北宋歐陽修《六壹後記》作於李煜唐代宗大歷十四年(779)。石九位於陜西安,宋與之間,下落不明。1992 10在安(今安社會路)舊範庫堂背後出土,讓這部沈睡地下1000多年的“顏體”代表作再次重見天日。現藏於陜西省博物館碑林,被定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6.中興頌的全稱是《大唐中興頌》,寫於公元771年,楷書。袁捷寫,顏真卿在懸崖上寫,六十三歲。刻於湖南祁陽縣巫溪崖上,直徑近14厘米,是《晏殊》中罕見的斷崖字。元傑是唐代著名的作家。他被罷官後,住在無錫,那裏山石堆積,石壁嶙峋。《中興頌》刻在其中壹面最大的石墻上。這篇文章記錄了廬山之亂,歌頌了唐中興的事情。此刻的石書,挺立雄偉,石頭堅硬。它完好無損地保存了幾千年。《陸》稱贊這塊摩崖石刻“書法特別精彩,語言古雅”《廣傳書後記》評價為:“太師贊妳書名,昔珍貴。”

7.顏佳廟紀念碑

顏佳廟紀念碑建於唐建忠元年(780年)七月。它的全稱是“王雪·遊助博士和少保親王少建之子贈秘書的《延君寺碑記·序》”。是給父親嚴偉貞的墓碑。顏真卿寫啊寫啊寫書。書法風格與李碑相似,結構密集,渾圓渾厚,書法極為規範。紀念碑在陜西省Xi市。明代趙涵石墨刻本點評:“本書結論與東方贊同,渾厚直白,筆觸淡淡。”王世貞評論說:“我曾試評嚴《家廟碑》,以為近代民族中有壹個玉棱體。優雅端莊,莊蜜還蠻漂亮的。真正的書法家是個寶。”

8.爭奪席位

顏真卿作品(19),又名《論席》、《與郭仆射》,為草書。是唐光德二年(764年)顏真卿和郭穎之的書信手稿。在宋代,它曾被長安的壹個石聞人擁有,他把它當作壹塊石頭。這塊石頭現在在陜西Xi的碑林裏,墨跡沒有流傳下來。蘇軾曾在安處看到原著,稱贊道:“這比出版別的書還要奇怪。值得信賴,自撰,有姿態。”此帖是顏真卿的精草書。整個書法,字始終如壹,虎虎生威。這篇稿子是顏真卿因為不滿權力漢奸的囂張而寫的。所以氣勢十足,剛強豁達,字裏行間有壹種忠義之感,表現了顏真卿剛正不阿、憨厚敦厚的性格。至今壹千多年,讀來令人肅然起敬。此帖原是草稿,作者在字與詞之間默想,不計較筆墨,卻滿紙而成,成為書法史上的傑作後人將此帖與《蘭亭序》稱為“二寶”。

9.自寫的帖子

楷書,寫於780年(建中元年),2006年被顏真卿賞賜給太子少師,並撰寫了《自撰告白》壹書。書法蒼勁嚴謹,題的小字細致輕盈。詹景峰稱此書:“書法古拙蒼勁,遒勁有力,體自然。”這就像北方人用馬,南方人用船壹樣。雖然是壹筆,但是時間豐富,三倍。"董其昌說:"這壹卷裏,好奇奔放的人很少。“在這篇帖子的字裏行間,我們可以了解到顏的字體和結構的微妙變化,這是後人學習楷書的壹個不可多得的例子。

10,求飯帖

《乞飯》寫於公元765年,恰逢關中大旱,江南水災,農業歉收。結果,顏真卿“吃了幾個月的粥,現在已經筋疲力盡了”,只好呼籲同事李太保“少利米,多勞多助”。說到尷尬的原因,他也直言不諱,因為他“不善惹事”,即除了工資不會產生收入或利潤,也沒有其他賺錢的途徑。著名藝術家黃裳說:“我知道魯公不以貧窮卑微為恥,所以我能守道,即使我身處困境。”。誠信是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的,與其字體無異。”(《西山集》)米芾也評價說“最可笑的是這本書,懷念我的忠義悲憤,我的失意,我的意旨不在文字,我的幼稚。的確,《乞飯》不僅是書法藝術中的無價之寶,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研究《乞飯》,可以使我們倍加欣賞,既領略到顏書法藝術的真諦,又受到其高風亮節的影響。

11,裴將軍紀念碑

它長64厘米,寬33厘米,厚12厘米。義、行、篆、官銜都是碎體書法的第壹個例子。第壹行刻有“裴將軍”四個字,末尾刻有顏真卿的名字;中間有壹首五言詩《裴將軍詩》,刻有氣勢磅礴、兇險之詞。全詩十八句九十字。裴將軍片

詩的全文是:“大君壹六合,猛將皆明。如果說戰馬是龍虎,那麽騰淩是何等的雄壯!將軍面朝北大荒,才華橫溢。劍舞跳躍遊動,隨風而行。登上天山,白雪皚皚的是崔偉。入陣破驕,聲威震天,雷霆萬鈞。射壹百匹馬,然後射壹萬個人。匈奴人不敢與敵作戰,於是互相還手。若報天子成功,可畫林泰。”詩的文字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字字珠璣。看完之後,人們佩服顏真卿對裴敏之沖雷電的謳歌,對齊傑的躍進之勢似乎也很推崇。看了這個既豪放又大氣磅礴的刻字,讓人有壹種勇猛豪氣的感覺。再次,構圖嚴謹,字體結構奇特。沒有線,2345,變化多端;舞劍,壹槍斃命,不敢而歸。筆法連貫,渾然壹體,讓人嘆為觀止。難怪宋代蘇軾稱贊晏子說:“詩止於杜子美。全書以顏結尾。”這確實是壹個非常準確的評價。直到今天,它的藝術生命,在書法藝術的花園裏,依然閃耀著光彩。被譽為世界“奇書”的當代書法家楊受之在雅虎!論壇(55),深受書法家好評。

12,勸誡詩

《勸學篇》(唐)顏真卿半夜點燈,正是男孩子讀書的時候。青少年只知道玩,不知道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後悔自己年輕的時候,為什麽不知道好好學習。註:五更雞:黎明時分,雞叫。黑發:青春,指少年。白壽:當人們老的時候,他們指的是老年人。意思是勤勞的人和勤奮的學生半夜還在工作學習,半夜燈還亮著。熄燈躺下稍事休息不久,五更雞啼,這些勤勞的人們又要起床忙碌了。這首詩告訴我們,年輕時不好好學習,老了就要晚自習。解說:每天午夜是男生學習的最佳時間。十幾歲的時候,只知道玩,不知道好好學習。老的時候後悔為什麽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好好學習。此外,索靖紀念碑也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