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的拼音是yī,部首是衣。
詳細解釋(yī):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領口,兩旁象袖筒,底下象兩襟左右相覆,為上衣形。“衣”是漢字的壹個部首。從“衣”的字與衣服有關。本義:上衣。
(2)同本義。
衣,所以蔽體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說文》
(3)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褲(上衣與褲子)。
(4)服裝的通稱。合上衣下裳而言。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詩秦風無衣》
(5)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帶(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體);衣巾寄學(以士子的身份就學);衣襖(軍服);衣飯(借指謀生的職業、技能)。
衣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
衣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0畫。
《唐韻》《集韻》《韻會》於希切,音依。《說文》上曰衣,下曰裳。《世本》胡曹作衣。黃帝時人。《白虎通》衣者,隱也。《釋名》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玉篇》所以形軀依也。《類篇》象覆二人之形。《易系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禮玉藻》衣,正色。裳,閑色。《傅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又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又《博雅》寢衣,衾,服也。
又《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又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閑施壹襠,以養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