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詩是二四六八句押韻,絕句是二四句押韻,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首句均可以押韻或不押韻。例如:
寄揚州韓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雕。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第壹二四句押韻。又如:
登樂遊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首句並不入韻,二四句押韻。壹般來說,五言詩首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詩首句入韻為常見。關於首句押韻與否的平仄規律請參照平仄簡表④
2、只押平聲韻:
近體詩規定,只能押平聲韻,這幾乎是壹條死規矩,事實上以近體詩的體例假如押仄聲字會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覺遵守這壹規則。記憶中也沒有任何可供借鑒的反例,所以這裏就不另舉例。
3、壹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古詩(古風)允許中途換韻,但近體詩不允許這樣。
首句押韻可借鄰韻
古體詩的押韻,可以把鄰近韻部的韻,比如壹東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
壹起通用,稱為通韻。但是近體詩的押韻,必須嚴格地只用同壹韻部的字,即使
這個韻部的字數很少(稱為窄韻),也不能參雜了其他韻部的字,否則叫做出韻,是近體詩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韻,可以借用鄰韻。因為首句本來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壹下。比如《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
酒渴愛江清,余甘漱晚汀。
軟沙倚坐穩,冷石醉眠醒。
野膳隨行帳,華音發從伶。
數杯君不見,都已遣沈冥。
這壹首押的“汀、醒、伶、冥”屬下平聲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這叫做借鄰韻發端,在晚唐開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壹種風氣。
①十八韻、十三轍跟普通話韻母對照表
十八韻:
壹麻,新華字典裏的韻母 a、ua、ia 同屬壹個韻部。
二波,韻母 o、uo。
三歌,韻母 e。
四皆,韻母 ie、ue。
五支,韻母 i (屬 zh、ch、sh、z、c、s 聲母,與七齊有別)。
六兒,韻母 er。
七齊,韻母 i (屬聲母 b、p、m、f、d、t、n、l、j、q、x、y,有別於五支)。
八微,韻母 ei、ui。
九開,韻母 ai、uai。
十姑,韻母 u。
十壹魚,韻母 v。
十二侯,韻母 ou、iu。
十三豪,韻母 ao。
十四寒,韻母 an、ian、uan。
十五痕,韻母 en、in、un、vn。
十六唐,韻母 ang、uang、iang。
十七庚,韻母 eng、ing。
十八東,韻母 ong、iong。
十三轍即十三個通押韻部,分別是:
壹發花,十八韻的壹麻。
二梭波,十八韻的二波三歌。
三乜斜,十八韻的四皆。
四衣欺,十八韻的五支、六兒、七齊。
五灰堆,十八韻的八微。
六懷來,十八韻的九開。
七姑蘇,十八韻的十姑。
八衣欺,十八韻的十壹魚。
九由求,十八韻的十二侯。
十遙條,十八韻的十三豪。
十壹言前,十八韻的十四寒。
十二人臣,十八韻的十五痕。
十三汪洋,十八韻的十六唐。
十四中東,十八韻的十七庚和十八東。
因為十三轍的七姑蘇和八衣欺對應十八韻的十姑十壹魚通韻,合並就是十三轍。
自己對照吧!
還有最簡單的就是律詩是二四六八句押韻,絕句是二四句押韻,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首句均可以押韻或不押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