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
wěi
(1) ㄨㄟˇ
(2) 任,派,把事交給人辦:~托。~派。~任。~員。~以重任。
(3) 拋棄,舍棄:~棄。~之於地。
(4) 推托,卸:推~。~罪。
(5) 曲折,彎轉:~曲。~婉。~屈。
(6) 積聚:~積。
(7) 末、尾:原~。窮源意~(追究事物本原及其發展)。
(8) 確實:~實。
(9) 無精打采,不振作:~頓。~靡。
(10) 鄭碼:MFZM,U:59D4,GBK:CEAF
(11) 筆畫數:8,部首:女,筆順編號:31234534
2
乃
乃
⑴於是,就。例:①乃取壹葫蘆置於地。②乃入見。③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④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乃罷會。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懷王乃悉發國中兵。
⑵才,這才。例:①雖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損而潤色之。(乃:然後才。)②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③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④度我至軍中,公乃入。⑤泛彭蠡口,四望無際,乃知太白“開帆入天境”之句為妙。
⑶卻。例:①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③今君乃亡趙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來是。例:①視之,乃龐德也,②當立者乃公子扶蘇。③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乃:壹說這裏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⑤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壹歧東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門抱關者也。⑧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⑨是乃仁術也。
⑸竟然。例: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⑹他的。例:是芋視乃婦也。⑺乃至,甚至。例:蒙沖鬥艦乃以千數。(乃:壹說竟然。)
⑻可是。例:①零落難堪,似成棄物;乃摘而藏之,雙備經年裹物之用。②時夫仆俱陰險行後,余亦停弗上;乃壹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乃:壹說只是,表示輕微的轉折。)
⑼而,又。例: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⑽這樣。例:夫我乃行之。
[11]妳,妳的。例:爾其無忘乃父之誌。
3
因
因
《說文解字》:“因,就也,從口大。”會意字,以口、大取“能大者,眾圍而就之”之意。因的本義為“依靠”“憑借”,引申有“因襲”“沿襲”“原因”等義,均為實詞,現代漢語仍沿用。“因”的虛詞用法是從實詞義引申而來的,先秦早期便已產生。可作介詞和連詞。介詞“因”的用法從古至今壹直沿用下來,變化不大;連詞“因”隨著漢語詞匯逐漸復音化的趨勢,漸漸被“因為”“因而”“因此”等復音詞所取代,但在現代漢語書面語中仍偶或使用。
壹、介詞
1.引進動作行為發生、出現的處所、方向。可譯為“從”“由”等。
例:因井中視星,所視不過數星;自邱上以視,則見其始出又見其入(《屍子·廣澤》)
2.引進動作行為發生、出現時所借助的時機、條件。可譯為“乘”“趁著”“趁”“順著”等,或仍作“因”。
例: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廉頗藺項如列傳》)
3.引進動作行為發生、出現時所憑借、依靠、依賴的事物或條件。可譯為“憑借”“依賴”“依靠”“憑(著)”等,或仍作“因”。
例: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屈原列傳》)
4.引進動作行為實施的根據、前提。可譯為“根據”“依據”“按照”等,或仍作“因”。
例:因地制宜 因時制宜 因任授官(成語)
5.以人或事物為媒介或手段而達到某種目的或實施某壹動作行為。可譯為“通過”“由”等,或仍作“因”。
例: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項如列傳》)
6.引進動作行為發生、出現的原因、理由。可譯為“因為”“由於”,或仍作“因”。
例: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諫太宗十思疏》)
二、連詞
1.連接分句,表示順承關系,前後兩事在時間或事理上前後相繼,可譯為“於是”“就”“因而”等。
例: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後,因留懷王以求割地(《屈原列傳》)
2.連接分句,用於因果關系復句的前壹分句,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或仍作“因”。
例:十娘因見鴇兒貪財無義,久有從良之誌(《杜十娘怒沈百寶箱》)
字典解釋
因
yīn
(1) ㄧㄣˉ
(2) 原故,原由,事物發生前已具備的條件:原~。~素。~果。病~。
(3) 理由:~為(w唅 )。~而。
(4) 依,順著,沿襲:~此。~之。~循(a.沿襲;b.遲延拖拉)。~噎廢食。陳陳相~。
(5) 鄭碼:JD,U:56E0,GBK:D2F2
(6) 筆畫數:6,部首:囗,筆順編號:25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