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玉和王兩個字的區別和聯系

玉和王兩個字的區別和聯系

探源解義:甲骨文中的“玉”,是壹根繩子上穿著幾塊玉的形狀,壹豎表示中間的繩子,三橫或四橫表示三塊或四塊玉,兩端的繩子露在外面。到了金文和小篆中,外露的繩子不再出現,字形與“王”字相似。但實際還是有區別的,“玉”字三橫間的距離是相等的,而“王”字三橫間的距離不等,上小下大。但為了方便區分,到了隸書階段,便加了壹點,後來的楷書也是此字形。

?摘華漢自《中字智慧金典》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上官紫微、王艷編著

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連。丨,其貫也。凡玉之屬皆從玉。?,古文玉。魚欲切〖註〗陽冰曰:三畫正均如貫玉也。〖註〗玊。

摘自《說文解字》

“玉”字從王從丶。“王”指王者,“丶”讀音同“主”,用同“主”,意為“進駐”、“入住”。“王”與“丶”聯合起來表示“進駐王者腰部”。“玉”的發音同“域”,後者指王者領有的國土。“玉”是遠古王室享有的美石,用於制作規範社會關系的各種指示性、標誌性、象征性的器物,作為古代社會人際關系的調整器。“玉器”就是雕刻有王室標記圖案——饕餮紋——的美石器物。本義:王者腰部佩掛的美石。引申義:用來制作王者佩掛物的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