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文字學家許慎撰寫的圖書。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即六書,對後世字書影響巨大。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東漢文字學家許慎撰寫的圖書,該書凡收字9353個,重文1163個,註文13萬3440個。按文字形體及偏旁構造,分列為540部,字體以小篆為主,有古文、籀文等異體則列為重文。每字下有註釋,大抵先釋字義,再釋形體構造及音讀,依據六書解說文字,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即六書,對後世字書影響巨大。
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系統解釋漢字字形的著作,也是中國第壹部按照部首編排的字典,是研究漢字和中國歷史、文化的基礎典籍之壹。《說文解字》內容***十五卷,以小篆為研究對象,同時參照小篆以外的古文、籀文,其中壹至十四卷為文字解說,十五卷為敘目,每卷都分上下兩篇,實為三十卷。
在許書重文裏,還有“或體”、“俗體”、“今文”諸名,許慎常用“或作某”、“俗作某”稱之。古文、籀文與正篆是屬於不同時期所存在的古漢字異文關系,或體、俗體、今文與正篆則主要是指漢世所存在的異文關系。
書名來源:
關於作品名稱的來源,許慎對此的解釋是:倉頡開始造文字時,大概是按照萬物的形狀臨摹,所以這種圖畫似的符號叫做“文”,這以後,那形與形,形與聲結合的符號便叫“字”。“文”,就是描繪事物本來的形狀,“字”的含義是說滋生,繁衍。
《說文解字》之名包括兩層意思:壹是“說文”,壹是“解字”,“文”與“字”不是同壹概念,“字”是後起的,秦代以前,文字只稱“文”或“書”,不叫“字”,“文”和“字"反映了漢字發展的兩個階段,即圖畫符號階段和概念符號階段,古文字學家稱獨體的字為“文”,稱合體的字為“字”。
獨體的“文”因為不能再分解,故說明之,即“說文”之義;合體的“字”由兩三個不同的“文”構成,故剖解之,即“解字”之義,上述兩層意思合在壹起,可作《說文解字》之名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