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Duàn)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是春秋時鄭武公的兒子***叔段的後代,以王父字為氏。據《元和姓纂》及《史記·鄭世家》等資料所載,春秋時,鄭武公的妻子武姜生長子莊公時難產,生二兒子叔段時卻很順利,因此她喜歡叔段而不喜歡莊公。鄭武公病重時,她請求武公廢長立幼,鄭武公沒有答應。莊公當了鄭國國君後武姜又請求把制作為段叔的封地,莊公不答應,而把京城封給了段叔,段叔與姜氏勾結,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並準備襲擊莊公。莊公獲悉後派兵討伐。段叔大敗,逃到***,稱為***段叔。他的子孫後來四處分布,有的姓段,有的姓***叔,還有的以***為姓氏。這就是河南段氏的由來。
2、出自封地,為段幹木的後代以地名為氏。據《史記·老子列傳》所載,老子之子宗,春秋時為魏國將領,受封於段幹,人稱段幹木,後代有以單姓段為姓氏的。這為山西段氏的由來。
3、出自遼西鮮卑族後裔。據《姓氏尋源》、《辭海》等資料所載,西晉時有鮮卑人的壹個部落首領檀石槐之後,叫段務目塵、段匹石單等,被封為遼西公。其領地有三萬家,分布在遼寧西部,族人多段姓。十六國時被後趙帝石虎所占,後來與漢人雜居,遂被融合,後多以段作為姓氏。是為遼西段姓。
4、出自雲南段姓宗源有二:
① 據《姓氏尋源》所載:“雲南蠻段氏,魏末段延沒蠻代為酋帥,裔孫憑入朝拜為雲南刺史,本出武威(今屬甘肅省)。”後傳下這支段姓。
②後晉時,白蠻人段世平建大理王朝(治今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壹帶),段姓為其大姓。
5、出自其他小數民族有段姓。潞西德昂族道普雷氏,滿、蒙、土、苗等均有段姓。
得姓始祖:***叔段。春秋時,鄭武公妻子武姜生長子寤生時,難產以為怪,遂不喜歡;生少子叔段時順利,且叔段生的壹表人才,很討武姜歡心,於是請求武公立叔段為太子,武公以長幼順序沒有答應。莊公寤生即位後,武姜請求把制(今河南省汜水)封給叔段,莊公不同意,而把京城(今河南省滎陽)封給弟弟,人稱“京城太叔”。太叔恃母愛,並以武姜為內應公開招兵買馬企圖奪兄之位,就在他壹切準備就緒即將行動時,早有防備的鄭莊公先發制人,突襲京城,大敗叔段。叔段逃到***(今河南省輝縣),時稱***叔段,其子孫為與鄭國王室有所區別,以王父字為氏,奉***叔段為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依“尋根溯源”所述,段姓發源地有四:
1、叔段逃逸之地***,今河南北部輝縣壹帶;
2、魏將宗,其國所轄在今山西東南及河南北部壹帶;
3、鮮卑段姓受封之地位於遼西;
4、雲南。
早期段姓以陜西、甘肅壹帶繁衍最旺,以後段姓大致以此二地為主遷地,擴播四方。西漢時,段任北地都督,玄孫段貞任武威太守,子孫遂在此世居,日益族大人眾,形成武威郡,尊段貞為開基始祖。魏晉南北朝之際,段姓或因仕宦,或因避戰亂而遷往各地。段貞後裔段榮任北魏定、秦二州刺史,段詔任北齊太宰左丞相,封平原忠武王,段嗣元任鄭州刺史,段楹任大理司直並隋、朔二州刺史,段紛任後魏晉興太守。此支段姓可謂仕官累累,簪纓不絕。另有鮮卑段姓世居之地被後趙帝石虎所滅,族人遂與漢人雜居,而日漸相融。唐代段姓仍以北方人口居多。段 壹支此期仍多入仕,主居於陜西西安及河南壹帶,人丁興旺,家族龐大,有段文昌任穆宗時宰相。後晉有白蠻(白族前身)人段世平建大理王朝,其子孫相繼統治達三百壹十七年之久,致使段姓在雲南發展迅速,今日大理,段姓仍位居大姓之壹。宋元時,北方段姓為躲避金人南下及蒙軍入主中原所帶來的戰禍,而紛紛南下,為南方段姓的發展註入新的力量。明代有山西大槐樹籍段姓遷於山東、河南、河北、甘肅、陜西、湖北等地。清代段姓無大規模遷徙之舉,各地段姓繁衍平穩,覆蓋廣泛。今日段姓以四川、山西、河北、雲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段姓約占全國漢族段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段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三。三、歷史名人
段 韶:南北朝時北齊姑臧武威人,累官至左丞相,封平原郡王。
段 隨:十六國時西燕人。初為西燕大將,國內大亂之時被推為王,旋被殺。
段 業:西安人,十六國時北涼國君,初為後涼建康(今甘肅省高臺南)太守,後為匈奴人所擁立,在位三年被殺。
段 規:先秦時期曾以崇高的聲譽而被韓康子禮聘為相。
段幹木:戰國時魏國人,求學於子夏,與田子方、李克、翟璜、吳起俱為魏國才士。其潛學守道,不事諸侯,受到魏文侯敬重,據傳文侯每過段幹木家門,定站立伏於車前橫木,以示尊敬。
段會宗:天水上邽(今甘肅省天水)人,西漢任西域都護、雁門太守等職。為人義氣,重功名,受到各族敬畏。
段孝直:漢景帝時舉孝廉,為長安令。性剛直純孝。家有良馬,為先父生前所乘,雍州刺史梁緯倚勢索之,未遂,冠孝直以受臟之罪而下獄致死。
段匹石單:晉時鮮卑人。建武初任幽州刺史,與劉琨聯盟討伐石勒,兵敗後至襄國,仍著朝服持晉書。後在國中推其為君主時,事露遇害。
段思平:五代時南方大理第壹世王,他出自白蠻大姓,原通海節度使,世為南昭貴族。公元937年,建立大理國。
段安節:唐齊州臨淄人。成式子。自幼喜歡音樂,能唱歌,對音律也頗有研究。著有《樂府雜錄》,記載開元以後的樂部、樂器、節目、演員等。
段誌玄:唐朝齊州臨淄人,少年為無賴,屢屢犯法,隋末客居太原,為李世民所賞識,隨從李淵父子起兵。潼關之戰中擊退屈突通,後從李世民討王世充。世民即位,封樊國公,後改褒國公。
段文昌: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人,唐穆宗時為相,治尚寬靜。文宗時拜禦史大夫,封鄒平郡公。
段成式:文昌子,唐代文學家,官至太常少卿。其人博聞強記,藏書甚豐,撰有《酉陽雜俎》,清人輯其詩文成《段成式詩》。
段秀實:汧陽(今陜西省千陽)人,唐代司農卿。曾被叛將朱沘脅於軍中議事,秀實以象笏猛擊朱沘,遂遇害。
段思平:五代時白蠻人,世為南詔貴族。初為通海節度使,公元九三七年,建大理國。史稱“大理第壹世王”。
段成己:絳州稷山(今屬山西省)人,金代著名文學家,與其兄段克己均為當時享譽文壇較有影響的人物。
段興智:為段思平所建大理國末代國君,為忽必烈所滅。元籍其地,封興智為摩河羅嵯,管領八方。及卒,後傳十壹代總管。
段玉裁:字若膺(1735-1815),號懋堂,晚年又號硯北居士,長塘湖居士,僑吳老人。江蘇省金壇人。清代著名文學訓詁家、經學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鄉試,入都會試,屢不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銓授貴州玉屏縣知縣,後又為四川富順、南溪和巫山知縣。經10年,稱疾告歸鄉裏。58歲時移居蘇州閶門外之枝園。段玉裁在京時,得師事戴震,並結識了錢大昕、邵晉涵、姚鼐等學者。 返裏後,又得與劉臺拱、汪中、金榜等人相交。55歲時,二次入都,得識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商討音韻、訓詁,頗為契合。乾嘉時代漢學昌盛,段、王兩家在音韻、訓詁方面的貢獻極大。段玉裁博覽群書,著述宏富,由經學以治小學。在小學範圍內,又從音韻以治文字訓詁。根基充實,深得體要。段玉裁篤嗜經術,喜訓詁考訂,窮微極博。段玉裁所著書,要推《說文解字註》為首屈壹指。先生兼擅詩文,有《經韻樓集》十二卷、《六書音均表》、《詩經小學》、《古文尚書撰異》、《周禮漢讀考》、《儀禮漢讀考》、《汲古閣說文訂》、《 說文解字註 》及《經韻樓集》等書,亦頗雅贍。段玉裁紀念館建於1984年,位於金壇市城南風景區的愚池。
段祺瑞:安徽合肥人。原名啟瑞(1865-1936),字芝泉,晚號正道老人。1885年入天津武備學堂。1889年赴德國見習軍事。次年歸國,任北洋軍械局委員。1891年轉任威海隨營武備學堂教習。1896年協助袁世凱創辦北洋軍,任新建陸軍炮隊統領兼管炮兵學堂總辦。1901年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委其為參謀處總辦。1903年為清廷練兵處軍令司正使,與王士珍、馮國璋並稱北洋三傑。1904年任陸軍第三鎮統制。次年調任第四、第六鎮統制。1910年署江北提督。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回京任第二軍軍統,署湖廣總督。1912年與42名將領電令清帝退位,實行***和。先後任袁世凱政府陸軍總長,代國務總理,河南督軍。1916年袁世凱宣布廢除帝制,出任參謀總長,後任國務卿兼陸軍總長。同年6月袁世凱死,改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1917年因主對德宣戰,被黎元洪免職。同年7月張勛復辟,復任國務總理兼討逆軍總司令。同年8月中國對德宣戰,任督辦參戰事務處督辦。1919年改任督辦邊防事務處督辦。1920年直皖戰爭中皖系失敗,被迫辭職。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後,直系失敗,被推為臨時執政。1926年準備聯合奉系、直系打擊國民軍,事泄通電下野。1936年病卒於上海寓所。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京兆郡:漢太初元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治所在長安。三國魏將轄區改稱京兆郡。
武威郡:漢間在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此支段氏的始祖為西漢段貞。
扶風郡:漢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風,為三輔之壹。三國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裏。西晉移至池陽。
天水郡: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始置,相當於今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東漢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魏仍改為天水郡。
2、堂號
君軾堂:戰國時期魏國的段幹木不肯作官,魏文王卻認為他很能幹,於是親自登門拜訪,段木幹跳墻躲了起來,不肯與之相見。文侯依然很尊敬他,每次從他的門前經過時都要站在車的橫木上肅立,並說:“段幹木是賢人,我能不軾嗎?”
此外,段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武威堂”、“京兆堂”、“錦綢堂”、“余慶堂”、“多壽堂”等。
(二)、余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壹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壹。?
尋根溯源 余姓來源有四:1、春秋時秦由余之後。據《風俗通》所載,余姓為“由余之後,世居歙州,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吳興。”以字名為氏。2、據《姓考》所載,相傳夏禹之有余氏。3、出自赤狄族,為隗姓之後。據《國語》所載:“潞、洛、泉、余、滿五姓,皆赤狄隗也。”4、由他族和他姓改姓而來。如雲南鎮雄縣余姓,原復姓鐵木,有詩為證:“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趕散入西 ……前傳詩句詞如此,後嗣相逢系本家”,(見《余氏總譜》),另僳僳族以魚為圖騰的挖饒時氏族,漢姓為余;羌族余約誌房名,後改為余;四川、甘肅壹帶白馬藏族之嚴茹氏,熱則氏、陪茹氏等漢姓為余;錫伯族余木爾其氏漢姓為余;其他如苗、彜、布依、滿、土家、白、保安、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由余。春秋時秦國的大夫,也作繇余。其祖先原為晉人,逃亡入西戎(古代西北少數民族的泛稱)。初在西戎任職,後奉命出使秦國,見秦穆公賢德大度,便留秦國為相,很得穆公信任。時秦作為眾多諸侯國之壹,其地位並不顯要。由余為上卿後,果然不出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謀劃攻伐西戎之策,滅國十二,拓地千裏,而稱霸西戎,最後使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壹。由余因曾為秦國富強、統壹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人引以為榮,遂以其字為氏,尊其為余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春秋時的秦國,建都於雍(今陜西風翔東南),占有今陜西中部和甘肅東南端,由余的後裔在春秋時應繁衍於這壹帶。秦漢以後,余姓族人東遷,壹支遷入陜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陜縣);壹支遷居江南,主要繁衍於今安徽。在我國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後人基本上是同時不斷地繁衍滋長,但北方較南方發展態勢要弱得多。魏晉南北朝時,余姓已成為新安郡壹帶望族。此際,北方戰火連綿,社會動蕩不安,中原士族開始第壹次大舉南遷,余姓大族所處之地正當其沖,故其南遷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壹部余姓族人繼續南遷,進入湖北、湖南等地。南朝宋有余齊民,晉陵(今江蘇常州)人,以孝行著稱,為唐代以前唯壹見諸史冊之余姓人物。唐代以後,余姓才得以迅速繁衍壯大起來,並逐漸在東南部壹帶形成兩處望族。唐初,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有余姓將佐隨往並落籍福建。唐末,有建陽(今屬福建)人余鎬在黃巢攻陷建州時,避居莆田,後耕隱壺山以終;還有余淵海因避黃巢兵,自福建同安北遷邵武,於唐僖宗光啟年間再轉入韶州曲江縣(今屬廣東)武溪,是為余姓入粵始祖。此後不久余淵海次子余鹹徙居湖南長沙,三子余袞遷居浙江杭州,長子余從留居當地。其三子後裔又有遷江西之奉新、臨川、廣東之五華、梅州、大埔、平遠、海豐等地者。到了宋代,余姓基本上遍布全國,而且人才濟濟。明洪武年間,余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壹,被分遷於陜西、甘肅、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河北、安徽等地。明清之際,余姓不僅遍及江南各地,而且北方之余姓也得以繁衍發展。清代,有余姓自福建遷至臺灣,此後又有移居海外者。如今,余姓分布廣泛,尤以四川、廣東、江西、雲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余姓約占全國漢族余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
郡望堂號 余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形成的郡望如下:1、新安郡,晉時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西),隋時治所在休寧(今屬安徽),後移治歙縣;2、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3、吳興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南);4、高陽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盞縣);5、武溪郡,治所在今湖南乾城壹帶。
堂號:“下邳”、“清嚴”、“忠惠”、“敬義”、“敦睦”、“親睦”、“四諫”、“風采”、“八賢”等。
宗族特征 1、據《閩南舊誌》所載:“兩宋以上,余姓無顯者,自斯而降……,其族蕃衍,蓋已盛矣。”2、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據壹九二九年余自清修《余氏族譜》,安徽六合余姓壹支字行為:“隆慶康賢,培寬振泰,信壽品寧。”
名人精粹 余深:福州人,北宋元豐年間進士,依附蔡京,結為死黨,蔡京之陰謀詭計多出自余深,後雖貴為宰相,但屢遭彈劾。余靖: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北宋名臣,進士及第,通曉契丹語,曾三次使遼,在南海為帥十年,不載壹物歸,官至工部尚書,有《武溪集》。余允文: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甌)人,讀書精研正學,見司馬光等對孟子有毀詞,作《尊孟辯》以應。余端禮:衢州龍遊(今浙江衢縣)人,南宋宰相。曾與趙汝愚***同商請太皇太後垂簾,策立了嘉王趙擴,壹壹九六年正式任左丞相。余闕:廬州(今安徽合肥)人,元代監察禦史(先祖為唐兀人),居河西武威(今屬甘肅),曾任都元帥,與紅巾軍相拒數年,著有《青陽集》。余象鬥:建安人,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說的編著者和刊行者,其編著和刊行的小說有《四遊記》、《列國誌傳》、《全漢誌傳》、《三國誌傳評林》、《大宋中興嶽王傳》等。余懷:福建莆田人,清代文學家,詩文為王士禎等推許,有《味外軒文集》、《研山堂集》、《秋雪詞》及筆記《板橋雜記》。余三勝、余叔巖:湖北羅田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余三勝對老生唱腔頗多創造,與程長庚、張二奎齊名。其孫余叔巖積百家之長,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世稱“余派”。余重謨:福建將樂人,清代書畫家。善飛白,大者如蓋,宗朱熹、蘇軾法,楷草似祝允明,兼工墨竹,精弈棋,又精古文辭。余集: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詩畫家。乾隆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善寫山水,兼長畫卉禽鳥,無不入妙,尤工仕女,有《秋室集》。余昂霄: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朝畫家,舉人出身,居官廉潔,善繪事,山水臨文征明,有《健松堂集》。余光中:福建永春人,出生於南京,壹九四九年赴臺,曾赴美留學,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著述甚豐,有《舟子的悲歌》、《五陵少年》、《天狼星》等十幾部詩集,散文集有《逍遙遊》、《鄉的牧神》等,評論集有《掌上雨》。余秋裏:江西吉安人,著名政治家,獨臂中將,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部主任、國務院副總理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