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吹怎麽寫

吹怎麽寫

筆順名稱:豎、橫折、橫、撇、橫撇/橫鉤、撇、捺

讀音:[chuī]

部首:口

五筆:KQWY

釋義:1.合攏嘴唇用力出氣。 2.吹氣演奏。 3.(風、氣流等)流動;沖擊;4.說大話;誇口;5.吹捧;6.(事情、交情)破裂;不成功。

此字始見於商代金文。本義是撮起嘴唇急促的吐出氣流。由本義引申為吹拂吹奏之意。

說文解字

噓也。從口從欠。

說文解字註

噓也。從口欠。

口欠則氣出。會意。昌垂切。古音在十七部。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昌垂切。《集韻》姝為切。《韻會》樞為切。?音炊。《說文》:噓也。《玉篇》:出氣也。《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詩·小雅》:鼔瑟吹笙。

又吹噓。揚子《方言》:吹,助也。註:吹噓相佐助也。

又《集韻》:亦作龡。《周禮·春官》:笙師掌敎龡竽笙。

又同炊。《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註:炊與吹同。傹當為僵。言可以氣吹之而僵仆。

又《廣韻》《集韻》《韻會》?尺偽切。音?。《廣韻》:鼔吹也。《禮·月令》:上丁,命樂正入學習吹。又:季冬,命樂師大合吹而罷。《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古今樂錄》:漢樂有鼓吹鐃歌十八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