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斛是什麽年代的容器

斛是什麽年代的容器

漢朝之前,可能商朝就有了

百度百科的資料:

斛:中國舊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壹斛本為十鬥,後來改為五鬥。

漢朝許慎 《說文解字》:“斛,十鬥也。”

唐朝之前,斛為民間對石的俗稱,1斛=1石,1石=10鬥=120斤。漢朝許慎.《說文解字》:“斛,十鬥也。”

宋朝開始,改為1斛 = 5鬥,而1石 = 2斛。明.張自烈.《正字通》:“斛,今制五鬥曰斛,十鬥曰石。”

我查了下古漢語字典,裏面有這樣壹句話:

平鬥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史記 李斯列傳》

同時我看商鞅變法和秦始皇統壹度量衡中的內容如下:

商鞅變法前,秦國各地度量衡不統壹。為了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商鞅制造了標準的度量衡器,如今傳世之“商鞅量”,上有銘文記有秦孝公監造,“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壹為升”。從“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規定的1標準尺約合今0.23公尺,1標準升約合今0.2公升。由量器及其銘文可知,當時統壹度量衡壹事是十分嚴肅認真的。商鞅還統壹了鬥、桶、權、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國人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違犯。 度同制 戰國時期,各國的度量衡制度和貨幣制度很不壹致。秦統壹後,規定貨幣分金和銅兩種:黃金稱上幣,以鎰(秦制20兩為鎰)為單位;銅錢萬下幣,統壹為圓 形方孔,以半兩為單位。金幣主要供皇帝賞賜,銅幣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

秦始皇以原秦國的度、量、衡為單位標準,淘汰與此不合的制度。秦廷在原商鞅頒布的標準器上再加刻詔書銘文,或另行制作相同的標準器刻上銘文,發到全國。與標準器不同的度、量、衡壹律禁止使用。在田制上,秦王朝規定6尺(合今230厘米)為步,240步為壹畝。這壹畝制以後沿用千年而不變。/link?url=eVrWrDqQNIL-AzpaU3wvOWda5xJG3YD0DnMGC6Q9c5O7-PAO2wByM7lI2X1F3adO20ABji1BskXg7E7YM_F16a

這段時期也沒有斛,於是我猜測是周朝的,或者商朝的,或者更早,個人觀點,證據也不足,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