騫騫匪躬讀音qiān qiān fěi gōng,意思:指為君國而忠直諫諍。
解釋:指為君國而忠直諫諍。亦作“蹇諤匪躬”。蹇,通“謇”,忠直的樣子。匪,不,不是。躬,身體。匪躬,指忠心耿耿,不顧自身。
示例:違令犯顏,~者,安上之民翰也。◎晉葛洪《抱樸子·臣節》,《易·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高亨註:“言王臣謇謇忠告直諫者,非其身之事,乃君國之事也。”後因以“蹇蹇匪躬”謂為君國而忠直諫諍。蹇,通“謇”。
典故
蹇,跛也。《說文》
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來連。《素問·骨空論》
駕蹇驢而無策兮。《楚辭·謬諫》
郤克僂,而魯使蹇。《史記·晉世家》
策蹇驢,囊圖書。馬中錫《中山狼傳》
紅裝而蹇者。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蹇侘傺而含戚。《楚辭·九章·哀郢》
出處
《易·蹇》:王臣蹇蹇,匪躬之故。”高亨註:“謇謇,直諫不已也。
《漢書·循吏傳·龔遂》: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內諫爭於王,外責傅相,引經義,陳禍福,至於涕泣,蹇蹇亡已。顏師古註:蹇蹇,不阿順之意也。
宋·王安石《上田正言書》之壹:起民之病,治國之疵,蹇蹇壹心,如對策時。
清·陳康祺《燕下鄉脞錄》卷三:良臣蹇蹇,良友偲偲,全是壹腔浩氣。
漢·揚雄《太玄·勤》:往蹇蹇,禍邇福遠。範望註:蹇蹇,平直也。
《三國誌·魏誌·蘇則傳》侍中傅巽掐則曰,裴松之註引三國魏魚豢《魏略》:則笑曰‘我誠不能效汝蹇蹇驅鹿車馳也。
《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壹·子夜歌十四》:駐筯不能食,蹇蹇步闈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