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的筆順是撇、豎、橫折、橫、橫、點、橫折折撇、捺。
迫字的筆順圖解
***八畫
迫
1
撇
2
豎
3
橫折
4
橫
5
橫
6
點
7
橫折折撇
8
捺
迫的拼音為pò,部首為辶,結構為半包圍,註音為ㄆㄛ_,ㄆㄞˇ,筆順編號為32511454。
迫字的具體字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基本解釋 點此查看迫的詳細內容
[ pò ]1. 用強力壓制,硬逼:逼迫。迫害。壓迫。強迫。脅迫。迫降(jiàng )。迫降(xiáng )。迫不得已。2. 接近:迫近。迫冬。3. 急促:急迫。迫切。迫不及待。4. 狹窄:地勢局迫。[ pǎi ]1. 〔迫擊炮〕壹種火炮。
二、百科解釋
迫:中國漢字,多音字:1.pò,用於“迫害”“迫在眉睫”“迫不及待”。2.pǎi,用於“迫擊炮”。
三、康熙字典
迫酉集下_部 康熙_畫:12畫,部外_畫:5畫《__》博白切《集_》《__》《正_》博陌切,?音百。《玉篇》逼迫也。《__》急也。《楚_·哀_命》_比周以肩迫兮。《前_·武帝_》外迫公事。又《增_》窘也。《楚_·__》悲_俗之迫_兮。《後_·朱__》惶迫伏地,莫敢_。又《集_》通作柏。《前_·_耳_》柏人迫於人也。《武帝·瓠子歌》_沸_兮柏冬日。又葉璧亦切,音必。《_融·_笛_》危殆__之所迫也,_哀集悲之所_也。又葉蔔各切,音博。《崔瑗·草__》草_之法,_又?略。___指,用於卒迫。
四、詳細解釋
[ pǎi ]另見pò[ pò ]動詞(1) (形聲。從_(chuò),白聲。本義:逼近)(2) 同本義迫,近也。——《說文》迫,逼也,近也。——《廣韻》望崦嵫而勿迫。——《離騷》。註:“附也。”而侮所迫之國者,可亡也。——《韓非子·亡征》涉旬月,迫季冬。——司馬遷《報任安書》時北兵已迫修門外。——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3) 又如:迫措(猶逼近)(4) 硬逼,逼迫賈家莊幾為巡僥所陵迫死。——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裏胥迫我納。——白居易《重賦》(5) 又如:脅迫(威脅強迫);強迫(施加壓力使服從);迫劫(逼迫);迫蹙(逼迫強制);迫_(逼迫;脅迫);迫弄(逼迫並戲耍);迫拶(逼迫);迫索(強迫索取);迫脅(逼迫、威脅);迫勒(強迫)(6) 催促迫生而下。——《呂氏春秋·貴生》迫孔悝於廁,強盟之。——《左傳·哀公十五年》能事不受相促迫。——唐· 杜甫《戲題畫山水圖歌》(7) 又如:迫催(催逼,催促)形容詞(1) 緊迫;急迫迫而動。——《淮南子·精神》。註:“切也。”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史記·項羽本紀》(2) 又如:迫促(匆忙);迫急(迫切);迫劃(緊急籌劃);迫遽(急促);迫守(急切收捕);迫究(緊逼追問);迫亟(急促;急迫);迫速(急迫);迫猝(急迫;倉促)(3) 狹窄西州地勢局迫。——《後漢書·竇融列傳》(4) 又如:迫隘(狹窄;險阻);迫小(狹小);迫隘(狹窄,險阻);迫束(束縛,不得伸展);迫迮(狹窄);迫脅(迫窄;狹陋);迫_(狹窄)(5) 困厄;窘迫 。如:迫厄(猶困厄);迫迮(困厄);迫怵(窘迫恐懼);迫脅(局促;困厄);迫戚(困厄的樣子);迫猝(窘迫,困頓)(6) 另見pǎi
五、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迫卷二_部近也。從_白_。博陌切說文解字註(迫)近也。_言曰。逼、迫也。逼本又作_。__逼_字。__用_。從_。白_。博陌切。古音在五部。
下面介紹下迫字的其他相關知識:
關於迫字的成語有:
從容不迫、禍迫眉睫、技窮勢迫、貧病交迫、迫不可待、迫不得已、迫不及待、迫於眉睫、迫在眉睫、窮寇勿迫、威迫利誘、雍容不迫、迫切陳詞、饑寒交迫、計窮勢迫、饑渴交迫、危迫利誘、年迫日索、痛剿窮迫、西山日迫、
關於迫字的組詞有:
迫隘、奔迫、逼迫、猜迫、怵迫、迫怵、迫促、猝迫、迫猝、_迫、蹙迫、迫蹴、迫_、迫催、迫措、迫厄、迫_、迫_、
關於迫字的詩詞有:
《謝趙使君·欲落未落雪迫人》、《元夕題燈龕·期會從教迫星火》、《辛卯秋請假還湘迫冬霪雨雨止陰晦兼旬濕瘴之氣》、《題家圃·近輔暴迫狼虎》、《別通甫·歸途渺渺迫年華》、《思佳客·動地悲風迫歲闌》、《吏道·勞牽迫吏道》、《浣溪沙·節物侵尋迫暮遲》、《閱報知日軍已迫上海,適在華沙遊覽,感賦壹絕》、《景陽宮井·隋師已迫長江滸》、
關於迫字的英語有:
impend、force、press、impose、intimidate、ditch、deliberate、drive、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我字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