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這樣寫:撇、橫折鉤、橫、橫、橫、豎、橫折鉤、豎。
肺,漢語漢字,壹級字,拼音為 fèi 。本義可作人和某些高級動物的呼吸器官,如:肺臟、肺病。也可用作姓。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方廢切《集韻》《韻會》芳廢切,音?。《說文》金藏也。《玉篇》肺之言敷也。《正字通》肺主藏魄,六葉兩耳,凡八葉,附脊第三椎,配胷中與大腸表裏,為陽中大隂,通於秋氣。《素問》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禮·曲禮》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註》禮,食殺牲則祭先。有虞氏以首,夏後氏以心,殷人以肝,周人以肺。不祭肺,謂不殺牲為盛饌也。
又《月令》孟夏之月,祭先肺。《史記·樂書》商動肺而和正義。《淮南子·精神訓》肺為氣。《釋名》肺,?也。言其氣?郁也。《博雅》肺,費也。
又肺石。《周禮·秋官·大司寇》以肺石達窮民。《註》肺石,赤石也。《疏》必使之坐赤石者,使之赤心不妄告也。
又《正韻》削木劄。《史記·惠景閑侯者年表》諸侯子弟若肺腑。《註》喻人主疎末之親,如木劄出於木,樹皮附於樹也。《前漢·楚元王傳》臣幸得托肺附。《註》壹說肺謂斫木之肺劄也。《揚子·太經》肺附乾餱。
《註》削曰肺,杮曰附。《正字通》杮附木,如肺附肝,杮胏與肺別,此義之不可通者也。韻會、讀書通不詳考,肺譌為胏,胏譌為杮,皆謂肺、胏、杮音義互通,誤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普蓋切《正韻》滂佩切,音霈。《廣韻》茂貌。《詩·陳風》東門之楊,其葉肺肺。《傳》盛貌。《釋文》普貝反,又蒲貝反。
又《集韻》或作巰。《詩·大雅》自有肺腸。《釋文》肺,本又作巰。?
說文解字:
金藏也。從肉巿聲。芳吠切。
常用詞組:
肺癌、肺病、肺腑、肺腑之言、肺活量、肺結核、肺癆、肺氣腫、肺水腫、肺萎陷、肺炎、肺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