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袁字的拼音

袁字的拼音

袁字的拼音:yuán。

袁,漢字,部首是衣,總筆畫為10筆,部外筆畫為4筆。意思是姓氏;地理、水文名詞;長衣的樣子。商代甲骨文所見是會意字,或從壹“又”(手)曳衣,或從兩“又”(手)曳衣(其中衣旁上部的止形是又之訛),或加註(初文圓)聲,這些形體都是“擐”的初文。

本義是穿衣。《國語·吳語》:“乃令服兵擐甲”,玄應《壹切經音義》十七引賈註:“擐甲,衣甲也。”“衣甲”即穿甲衣之意。西周金文所見“衣”上部保留了由“又”旁訛變成的“止”旁,聲移入“衣”內,簡去了“又”旁。

石經古文和《說文》小篆、漢隸都承襲了西周金文省“又”的寫法,但“衣”旁上部的“止”已訛得面目全非,並且小篆和漢隸的“止”旁下部筆劃都已與“衣”旁上部的筆劃連為壹體。楷書承襲漢隸寫法,平直了筆劃。由於假作他用,復造“擐”字以表本義。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申集下《唐韻》雨元切《集韻》羽元切《韻會》於元切,?音園。《說文》衣長貌。從衣,叀省聲。又州名。《篇海》漢宜春縣,隋置袁州。又姓。《通誌·氏族略》袁氏,媯姓,舜後。陳胡公之後裔。

胡公生申公,申公生請伯,十八世孫莊伯生諸字伯爰,?濤塗以王父字為氏,世為陳上卿。亦作轅。又作爰,《史記》袁盎,《漢書》作爰。《韻會》袁從口。俗省作?,又作?,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