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想考首都師範大學當代文學史的研究生需要怎麽做?

想考首都師範大學當代文學史的研究生需要怎麽做?

首師現當代文學的情況:

總體來說首師的現當代還是不難考,初試只要上了國家線就沒什麽問題,而過了初試,復試只要不是差得讓老師跌眼鏡,都會上的。即便是現當代文學招滿了,老師會問妳願不願意調劑到文藝學,因為文藝學由於理論性較強,每年都招不滿。基本上復試被刷的都是不願意調劑到文藝學。

PS:有學妹在問我考文藝學還是現當代的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文藝學(適合立誌於從事學術研究的同學):

研究領域廣、在學術界地位高、首師有陶東風壓陣幾可媲美北大。缺點是太難、理論性太強、不好找工作。

現當代:

簡單容易、就業面廣。缺點是太簡單、在學術界地位低。

我開始肯定是要考博從事學術研究的,但是我卻考了現當代,所以現在壹直在後悔……

專業課:1.中國現當代文學808

參考書目:

錢理群等編《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張誌忠編《中國當代文學六十年》

張誌忠編《當代文學作品導讀》

王家平編《現代文學作品導讀》

考試題目:名詞解釋8個,每個6分;簡答題4個,每個13分;論述題2個,每個25分。(每年稍微有變化)

考試風格:總分150分,現代和當代各占壹半。近幾年名詞解釋出題越來越偏向作品。總體來說考試很基礎,大部分是書上的,只要好好背書,都會答的。14年的考試中名詞解釋除了《小狗包弟》稍微有點偏,其他都是書中的重點。論述題中“新世紀文學”出得較活,但只要稍微關註過思潮的都能寫出自己的見解來。每年必考魯迅,愛考女性文學、尋根文學、楊絳。

我的準備:專業課裏這門我花的時間比較多。3—6月看了壹遍書,壹邊看壹遍在本子上寫筆記、提綱挈領。7—9月的上午看第二遍,結合筆記,稍微記了下,順便想想自己的觀點,同時留心網上其他人對該作家、作品的看法;晚上總結真題,有時候也看看重要的作品,如《古船》《雷雨》什麽的。10—12月,政治大綱出來看專業課就少了,不過還是做了壹些工作,把書上的重要知識點按照名詞解釋、簡答題或論述題的樣子總結出來,比如對《春陽》進行名詞解釋。最後壹個月的時候開始背題,真題+自己總結的知識點,書上出現的知識點壹個也不能放過,寧可答不全也不能什麽都不會。同時平時要積累,看看《讀書》《書城》等雜誌,外國文學、比較文學什麽的也要留心下。

專業課:2.中國語言文學710

參考書目:

王力編《古代漢語》第壹冊

袁霈行編《中國文學史》全四卷

邱運華編《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

考試題目:(每年略有不同,此處以2014年為準)

古代文學部分:填空15個,每個1分;名詞解釋4個,每個5分;詩詞鑒賞15分。

古代漢語部分:名詞解釋2個,每個3分;古文翻譯加字詞解釋44分。

文學評論寫作部分:50分

(每年題型不同,有時候會考外國文學及比較文學的內容,此處以14年為準)

考試風格:這門課是大綜合,考的非常多,所以準備起來比較痛苦。樓主是跨考的,基礎不牢,袁霈行的四本古代文學只看了壹遍,好在平時積累多,填空題還是填對了10個。古代文學的名詞解釋每年的重復率很高,我只是背了十年間出現的真題,詩詞鑒賞經常是杜甫或陶淵明,不過今年是李商隱的《錦瑟》,也比較簡單。古代漢語部分我是把王力的那本書翻來覆去地讀了的,還自己翻譯了壹遍。寫作部分要用的是邱運華那本《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這本書比較難,不過要是讀者有哲學史或是美學史背景,那就簡單了,我學了這本書之後,但凡分析作品,我都用社會學批評+英美新批評,前者分析時代思潮與背景、後者分析作品內部結構,14年的寫作部分由於分析的是孫犁的《囑咐》,內部特色比較明顯,就只用了英美新批評。

我的準備:總體來說,這門課我用的時間比較少,3—7月的時候馬馬虎虎地把書看了壹遍,後來也只是抽空看了看。早上讀半個小時的《古代漢語》,晚上總結近十年的真題,偶爾練下寫作,最後半個月的時候背了幾遍真題。

外語:日語203

總體來說日語比英語簡單,樓主平時練得很難,考試的時候拿到卷子就笑了,而考場裏考英語的從頭到尾都在唉聲嘆氣。但是,不要以為簡單到可以隨便做,日語203總體難度略高於2級,從零基礎到考研日語,怎麽說都要1年時間,並且要認認真真學、不可有絲毫懈怠,樓主真真是痛苦過來的,剛學的時候兩頰讀日語讀得酸痛得嘴都張不開、壹邊在大學上課壹邊去日語學校有時候吃不成午飯有時候吃不成晚飯、大冬天的晚上在春熙路等那擠死人的公交車壹路冷成神經病擠成神經病。

考試題型:基礎知識20個,每個1分;閱讀20個,每個2分;日翻漢15分;作文25分。

基礎知識:相當於英語的完形填空,比較難。前面十幾個考詞填空,後面幾個考用法,問妳下面四個選項中與文中該詞的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是哪個,最後兩個考讀音,(這兩個樓主經常是全錯)。日語最難的就是助詞,這部分裏就經常考助詞,有時候語法上也說不清為啥要選那個,可答案就選那個啊!助詞的區分復雜瑣碎,絕對把妳整得暈頭轉向,所以該部分得高分比較難,樓主的最高紀錄是對15個,最低是對5個。

閱讀:與英語壹樣,日語也是得閱讀者得天下。四篇閱讀裏第壹篇較簡單,但是有時候選項模糊性會很大,好在今年沒有。第四篇難度最大,有很多不認識的詞,有時候樓主做模擬題,第四篇全錯。

翻譯:只要閱讀好,翻譯就簡單了,不過壹定要註意翻譯的連貫性,不要翻成日式中文。

作文:聽起來很難,其實也還好。樓主十壹月中旬才開始寫作文,寫了三十幾篇後覺得翻來覆去就那十幾句話。並且還可以抄前面閱讀的,今年的作文題目與第三篇閱讀的論幸福主題很像,所以我改頭換面地抄了很多,第三篇閱讀居然還引用了康德的《判斷力批判》,我當時那個激動啊,真想跑出去給我的哲學師兄們說。

我的準備:看日語的時間在下午,基本與考試時間壹致。正式準備是在7月,之前很辛苦地學完了標日初上下、中級上。7—9月看的是易友人那本書,語法總結得不錯,其他作用不大。之後用的是趙敬的書,10年的真題認認真真做了3遍,又逐字逐句地翻譯了壹遍,每個不認識的詞和語法都抄在本子上然後記(走路在記吃飯在記做夢也記),四遍下來基本上都認識了。然後做了趙敬20套模擬題,模擬題比較難,只能考60(作文按20分算,分估得較高)幾分,主要是訓練考試感覺。11月下旬開始練作文了,首先背了幾篇範文,然後分析真題範文的結構、愛用的詞,背幾個漂亮句子,最先開始寫的時候2個小時才憋壹篇出來,寫到後來開頭結尾怎麽寫都是套話、有些句子改個詞就能用於各種場合,還要訓練自己抄前面閱讀的能力,比如妳寫2010年的作文時就去前面的閱讀找,改得既套用了它的語法又合適自己的主題,最後30分鐘就寫成壹篇了。

政治:

我的政治比較差,所以花的功夫多壹些。大綱解析出來之後上午的時間基本是在看政治,前前後後看了三遍,最後自己總結了壹遍,哲學部分依據的是徐之明的邏輯圖整理,毛中特的大題是每個都總結了寫在紙上的,史綱和思修看得稍少。練習做的是肖秀榮1000題。十年真題做了2遍,又把大題的答案抄了壹遍,分析它的答題思路。晚上的時候看文都的視頻講座,其中徐之明的哲學部分講得較好,其他的不行。

我考研的幾個月裏,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平和,每天有固定的時間學習、固定的時間休息,既沒有拼命也沒有懈怠,壹直在平均用力。3—6月時間比較靈活,7月開始就很規律了,早上6點半—7點起床(有時候狀態好就六點半“咻”的壹聲翻起來,有時候狀態不好就七點),8—11點在教室看書,政治大綱解析出來之前看的是兩門專業課,主要看的是現當代文學,大綱解析出來後基本上看政治,看書、做題、揣摩真題都在這三個小時裏。11—1點,吃飯、上網逛逛、做壹些生活瑣事、看小說(我睡前有看小說的習慣),1—1:30睡午覺。2—5點,做日語,做真題、做模擬、總結語法、記單詞、查字典、寫作文等等等。5—6點吃飯、做壹些瑣事。6—8點,吃了晚飯之後我的精神狀態就不太好了,就做了壹些不太費腦子的事,比如總結歷年的真題答案、看徐之明的政治視頻,或者做我喜歡的事情,比如寫寫評論文章、看看作品等。之後我就回去玩去啦,上網看看考研信息、玩玩遊戲(那時在玩古劍奇譚2)、看看微博或是與朋友們聊聊天什麽的。壹般十點睡覺,睡之前看小說。因為我狀態最好的時間是在早上,後來考前2個月的樣子開始在早上多抽半個小時來背書,有時是古代漢語、有時是古代文學、有時是現當代、有時候是日語或政治,冬天的時候,天臺上吹風,不知多冷啊!

考研的過程相當孤獨,我有的時候壹天只說三句話,就是早中晚去食堂吃飯的時候對打菜阿姨說要哪個哪個菜,有時候晚上擔心自己考不上想這想那的睡不著,有時候看書看不進去或是政治選擇題錯太多憋屈得想哭。總之,考研就是堅持,我們考研教室裏最先滿滿的壹教室人,都鼓足了勁兒的樣子,起早貪黑的,後來走得剩十幾個人,我並不是最用心最刻苦的,卻是堅持下來的人之壹,考上與否,就是天意了!

最後還有個事情要說明,我就讀於師範院校,有實習的問題。川師對實習看得非常重,不管妳什麽情況都逼著去實習(當然有些懂事的與領導關系比較好就沒去),時間長達2個月,期間還要應付各級領導的檢查,我當時在大學與實習中學兩頭跑,非常痛苦,大家壹定要解決好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