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的部首:辶。
還(拼音:huán、hái)為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還”的本義讀作huán,指返回,由此引申為使事物回到原有狀態,又引申為歸還。由返回又另外引申出回轉、環繞的意思。
又表示回頭或回身進行某壹動作,虛化為副詞,用在動詞前。還表示轉折,用在謂語前面。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持續或動作的重復。此外“還”也表示選擇或更近壹層。現代“還”也表示程度加深之義,或勉強過得去。
康熙字典
備考·酉集辵部還;部外筆畫:4。
《篇海類編》音浮。
又音否。俗作還字,非。
酉集下辵部還;部外筆畫:13。
《唐韻》戶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並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
又《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鄉飲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
又《灌嬰傳》:還定三秦。
又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
又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又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鳥次,是謂小還。至於女紀,是謂大還。
又與環同。《前漢·食貨誌》:還廬樹桑。
又《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並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為本也。註:叠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又《正韻》:轉也。《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又便捷貌。《詩·齊風》:子之還兮。
又速也,即也。《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並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儀禮·既夕》:祖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