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此字在佛經中不讀a,而讀e。如“南無阿彌陀佛”。
“摩訶”。這個詞也經常出現在壹些佛、菩薩的名號之前,其意譯為“大”。如佛的十大弟子之壹的“摩訶迦葉”,就是指“大迦葉”。又如佛教天臺宗的經典《摩訶止觀》,漢語就是“大止觀”。其中的“訶”字不讀ke,而讀he。
“葉”。此字在佛經中也不讀做ye,而讀she,與“葉公好龍”中“葉”的舊讀同。前面提到的“摩訶迦葉”,正確的完整讀音應為mo he jia she。
“般若”。這兩個字經常和“波羅蜜”連用,而成為“般若波羅蜜”。“般若”譯為漢語是“智慧”的意思,是梵文(prajna)的音譯。由於其含義繁多,屬於“多含不翻”,故留其梵音。其音不讀作banruo,而讀作bore。“波羅蜜”譯為漢語是“到彼岸”的意思,為佛教的“六度”之壹,所謂“六度”,就是六種可以使人脫離苦海,到達快樂彼岸的方法。所以“般若波羅蜜”就是說用智慧破除煩惱的若海,到達快樂的彼岸。
“他”。此字讀作tuo,為佛經咒語中的常用字。
“那”。此字經常出現在佛經咒語和壹些佛的名號中,如佛經《八十八佛懺悔文》中的“南無那羅延佛”。佛經中讀作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