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讀qiú。
基本釋義:
數學上指圓形的立體。從中心到表面各點距離都相等。
某些體育用品或球類運動:足~。~賽。
球形的東西:煤~。
特指地球或星體:全~。月~。
詳細釋義:
球,玉磬也。——《說文》。按,古以為磬,亦為笏,亦為刀室飾。
球琳瑯珰。——《書·禹貢》。鄭註:“美玉也。”
天球。——《書·顧命》。鄭註:“雍州所貢之玉色如天者。”
康熙字典
又蹴踘之處曰毬場,勝者所得謂之毬采。
又花毬,毳布也。《外國誌》:哈烈,古大宛地,有瑣伏花毬,織鳥毳成文。
又帶名。《夢溪筆談》:太宗命創方團毬帶,賜二府文臣,其後樞密使兼侍中張耆王貽永皆特賜。邵氏《聞見錄》:王拱辰出判北京時,賜笏帶毬露,金帶佩魚。
又魚名。範正敏《遜齋閑覽》:朱崖之傍,有物如鞠,大小質狀無異,亦有紋如線,味極肥美。土人呼為毬魚。
又杖名。杜光庭《錄異記》:蘇校書者,好酒,唱《望江南》,善制毬杖。每有所闕,卽以毬杖幹於人,得所酬之金以易酒。
又錦名。《齊東野語》:禦府臨六朝、羲、獻、唐人法帖,用毬露錦。
又費著《蜀錦譜》:有盤毬錦、大窠馬大毬錦、真紅雪花毬露錦。
又燈名。《東京夢華錄》:元宵大內宣德樓上皆垂黃綠簾,簾中禦座,簾外兩朶樓,各掛燈毬壹枚,約方圓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