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吉字怎麽讀

吉字怎麽讀

吉,漢語常用字?[1]?,讀作jí,最早見於甲骨文?[2]?,其本義是吉祥;吉利,與“兇”相對。後引申為善,賢,美等意思?[3]?。

吉,會意字。甲骨文的“吉”字(圖A)上面的部分(圖A1)原來是圖(A2)的簡化形式。圖(A2)是上古時代盛食物的叫作“豆”(圖A3)的高腳碗上堆滿了祭祖供神的食物的形狀。

這“吉”字下面部分的“口”(圖A4),作為壹個字的構件來說,在上古可以表示臺階、神座、供桌、門檻等的意思。

從“吉”的全字構形看來:把滿“豆”的食品(圖A2)放在供桌(圖A4)上,這就表示家有吉慶之事的意思。所以“吉”字的本義便是“吉利”。圖(B)還是甲骨文,但已把圖(A1)的“豆”和“食品”實化為圖(B1)形了。

這個“吉”字發展到圖(C)的金文階段,更把圖(B1)訛變為圖(C1)形。於是秦代的小篆(圖D)、漢代的隸書(圖E)承襲了金文的形體,以後又發展而成楷書“吉”(圖F)字。如今簡化寫作“吉”。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二口部吉

善也。從士口。居質切。?[11]?

康熙字典

《唐韻》:居質切,《集韻》、《韻會》、《正韻》:激質切,並音拮。《說文》:善也。《廣韻》:吉利也。《書·大禹謨》:惠迪吉。

又朔日曰吉。《詩·小雅》:二月初吉。《周禮·天官·大宰》:正月之吉。

又州名。《韻會》:漢豫章地,隋置吉州。

又姓。《廣韻》:出馮翊尹吉甫之後。漢有漢中太守吉恪。

又《集韻》:極乙切,音佶。本作“姞”,姓也。

又《集韻》:謹也。

又《集韻》、《韻會》並其吉切,音咭。亦姓也。《詩·小雅》:彼君子女,謂之尹吉。《箋》:吉讀為姞。尹氏,姞氏,周室昏姻之舊姓也。○按《釋文》:吉,毛讀如字。鄭讀為姞,其吉反,又其乙反,三音皆可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