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去山西旅遊最佳路線是什麽?

去山西旅遊最佳路線是什麽?

重訪梁(思成)林(徽因)古建之路

大同 接機(站)送酒店-古建專題講座

1933年的初秋,梁思成與林徽因從北京西直門車站出發,經過整整壹夜的車程,抵達了古城大同。

那是壹個下著雨的泥濘早晨,在這曾經繁華極盛的西京,如今已是滿目蕭條,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下榻之處,每頓的餐食只是壹大碗湯面。

今天大家乘高鐵或飛機,從各地分別抵達大同。踏入大同市,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便是除舊布新的氣息,老城區裏處處可見正待拆遷的廢墟,居民們從古城內被陸續遷往新建的住宅區。城市建設的浪潮固然洶湧,好在梁思成和林徽因當年所見到的大多數古跡,依然完整地留存到今天,足以追想這座城市兩千年來的軌跡。

我們安排司機接站或接機,送大同美高酒店。

請各位團員盡量安排在16點之前抵達大同的交通。因為我們當晚有古建專題講座。

華嚴寺-善化寺-梁思成博物館-雲岡石窟

七十年後,大同市在古城外為梁思成和林徽因建成了壹座紀念館,對於這兩位畢生致力於保護古物的建築師,這無疑是最好的紀念。

當時的雲岡石窟依然人跡罕至,更談不上來往的遊客,據林洙回憶,這裏沒有旅館,地裏的莊稼長得不到壹尺高,壹片貧瘠的土地。他們實在找不到落腳處,最後找到壹戶農家答應把他的壹間沒有門窗只剩下屋頂和四壁的廂房借給他們。

應縣 懸空寺-應縣木塔-應縣凈土寺

雲岡的藝術使這些年輕人著了魔,他們在這無門無窗的屋子裏住了三天,白天吃的是煮土豆和玉米面糊糊,連鹹菜都是非常寶貴。

雲岡石窟是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時大規模開鑿的佛教石窟,體現了來自犍陀羅、秣菟羅的藝術淵源,而與此同時,石窟藝術中國化在這壹時期起步並完成。身處石窟之內,他們卻久久不舍離去,面佛而立,上午的陽光恰好照進來,瞬間便有身在佛國之感。佛像勁健渾厚,石壁上的浮雕菩薩像則衣帶飄搖,渺然出塵。

晚餐大同府家宴(特色菜;山西過油肉、百花燒麥、油炸糕等)

太原 晉祠

梁思成和林徽因於1934年8月第二次訪問山西。晉祠是太原南郊的壹處名勝。根據慣常的經驗,梁思成和林徽因對“名勝”總是敬而遠之,因為名勝古跡特別容易遭到當地的重修和重建。地方誌書記載了許多始建於唐、宋的建築,千裏迢迢地找見,卻是壹個“花花綠綠”的乾隆重修,令人失望。但在太原去汾陽的公***汽車上,他們望見公路邊晉祠的壹角側影,有雄大的鬥拱和深遠的出檐。兩人驚鴻壹瞥,相信晉祠雖為“名勝”,但還是“古跡”,才決意在返回太原的途中去晉祠仔細調查。

今天的晉祠同70多年前相比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古老的建築依然矗立“在古樹婆娑池流映帶之間”;美麗的庭院開敞堂皇,曲折深邃,“又像廟觀的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周柏唐槐依然茂盛。讓兩位先生最“愛不忍釋”的聖母殿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年),崇寧元年(1102年)重修。梁先生認為聖母殿“由結構及外形姿勢看,較《營造法式》所訂的做法的確更古拙豪放”,應當是我國北宋建築中的精華之作。雖然自30年代以後,梁思成和林徽因再也沒有重訪過山西和晉祠,但是,梁先生在聖母殿廊下端著相機攝影梁架的照片已和這座建築壹起被載入了中國建築史冊。

午餐後,送站。結束我們這次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