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遠(523─592)北周隋初高僧,俗姓李,世居建興郡高都霍秀裏(今晉城市澤州縣霍秀)。
荊浩(約850-?)字浩然,後梁沁水人,在許多方面都頗有造詣,精通經史,尤善詩文,在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是他在繪畫理論方面的巨大成就。
劉羲叟(1018—1060)天文學家,字仲庚,北宋澤州晉城人,中進士後為歐陽修賞識,兩次向朝廷推薦
孔三傳(1068—1085年) ,諸宮調的發明者,北宋神宗藝術家,熙寧、元豐、元裕,大觀年間活動於東京汴梁。堪稱中國古代音樂大師。
蕭照(1131—1162)南宋畫家,陽城人,字東生,靖康年間,拜畫家李唐為師,盡得其真傳。
李俊民(1175—1260)字用章,自號鶴鳴老人,澤州晉城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嘉之後。年幼時 ,勤於經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學。承安間以經義舉進士第壹,棄官教授鄉裏,後隱居嵩山。著有《莊靖集》。
郝經(1223—1275)元代國信使,字伯常,陵川人,幼遭金末兵亂。金亡後遷居河北,曾從學趙復,研習程朱之學。
賈魯(1297─1353)字友恒,元代水利家、大臣,高平人,親自率人修築黃河,多次領導治理黃河。元延示右、至治年間,兩次以明經領鄉貢。
常倫(1492─1525)字明卿,號樓居子,15歲便寫出著名的《筆山賦》,是當時北方著名的散曲家,在文學史上有過較大影響。著有《常評事集》四卷,《常評事寫情集》二卷。
陳蔔(約1340-1400),陳氏太極拳創始人,原籍澤州郡(今晉城),1371年春,隨洪洞移民遷至懷慶府。 據陳氏家譜記載,九世陳王庭在明末拳術已著名。
張昺(1358—1399)明代大臣,山西澤州人,歷任兵部、禮部尚書,“靖難之變”中奉命監視藩王朱棣,不幸被捕。威武不屈,被明成祖朱棣殺害。明仁宗朱高熾為其平反,後被數次敕封。
王國光(1512年-1594年)字汝觀,號疏庵,官至吏部尚書,前後從政四十年,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財政家和文學家,萬歷年間輔佐張居正實行改革,對萬歷中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張慎言(1577—1645) 明大臣、詩人、書法家。字金銘,號藐山,萬歷三十八年(1610)進士,其書法與大書法家董其昌齊名。
陳廷敬(1639―1712)字子端,號說巖,晚號午亭,清順治十五年中進士,康熙四十二年拜文淵閣大學士。為《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的總閱官,康熙皇帝曾多次賜詩、賜聯、題字。
張敦仁(1755─1833) 著名數學家和漢學家,字仲篙,號古愚,亦號古腴,學界稱古余先生,著有《輯古算經細草》、《求壹算術》、《爾雅圖考》和《資治通鑒補正略》等。
原石民(1903─1966) 國畫家,其山水畫造詣頗深,得到齊白石、陳師曾、 董壽平等人的高度贊賞。
趙樹理(1906—1970)現代著名小說家、人民藝術家,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沁水縣貧苦農民家庭。歷任中國文聯常務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曲藝協會主席,曾任《曲藝》、《人民文學》編委、他的作品鄉土氣息濃厚,形成壹個俗稱“山藥蛋派”的文學流派。
田耕(1924─1986) 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音樂家,1963年,參加了周恩來總理親自領導的《東方紅》大型歌舞的樂隊工作。1977年,任武漢軍區歌舞團團長。
王繼堂,中將,晉城市澤州縣人,大學本科,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1998年3月任雲南省軍區司令員。2003年1月15日,王繼堂被任命名為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兼駐港部隊司令員。
華僑、港澳臺同胞
著名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祖籍晉城市。
劉開周,著名深海潛水員,2010年7月,劉開周與兩名試航員壹起駕駛“蛟龍”號成功下潛到3757米,將特制的五星紅旗插入南中國海海底,邁向深海第壹步。2012年被中***中央、國務院授予“載人深海深潛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