礤的拼音:cǎ。南北朝時期的字典《類篇》解釋說:粗石也。
這種石頭,在山西平定、河北井陘壹帶,常用來砌墻蓋房子。山西平定與河北井陘相互毗鄰,兩地地理環境、風土人情非常相近。
在這壹地區,曾經盛行壹種非常獨特的建築技藝,其特點是砌墻不用泥漿,直接把石塊壹層壹層壘起來,墻面均勻錯縫,墻體犬牙交錯、裏外勾聯,非常結實堅固,而且省工省料。
這種砌墻方法叫幹礤石砌墻技藝,以河北井陘縣南張井村最為出名。據說,在明朝的時候,南張井村人就掌握了這種技藝,此後直至20世紀90年代,村裏所建石窯,均為幹礤石墻。
礤石,除了砌墻,還常用來鋪路修臺階,這種路或者臺階叫礓礤。
古時候,人們為了出入方便,同時利於牲畜與車輛通過,在本應建造臺階的部位,將坡道放緩,采用磚石斜砌成露棱的鋸齒狀的坡道,不但有利通行,還可以防滑。
這種坡道就叫礓礤,從本質上說,它是壹種特殊的臺階形式。臺階,又稱踏跺,在我國傳統建築中,臺階主要有垂帶踏跺、如意踏跺和礓礤三種形式。
其中的礓礤,是壹種剖面呈鋸齒狀、表面如搓衣板狀的石構或磚砌坡道。直到今天,在很多地區的方言中,比如紹興,仍把臺階稱呼為礓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