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字典中,“開”字有三種解釋,壹種是中國少數民族羌族的分支,壹種是平的意思,再壹種是作為姓氏用字,單縣開山公園的“開”取第二種解釋,意思是比較平的山。不論是明朝萬歷年間的《兗州府誌》,還是清朝乾隆年間的《曹州府誌》,或者是民國時期的《單縣誌》中都有開山的記載,然而開山壹名後來卻被當地人遺忘了,直到十幾年前建設開山公園時偶然挖到壹塊清朝乾隆年間刻立的“開山舊跡”石碑,“開山”這個名字才重新被人們認識。在此之前,開山所遺留下來的古跡壹直被當地人叫做張堌堆。
開山公園位於單縣新城區東溝河的東岸,距離單縣老城區約3.5公裏。根據開山公園裏面的資料介紹,開山公園始建於2003年,總占地面積約1200畝左右,主要包括開山湖風景區、遺址文化保護區、詩詞歌賦區和現代文化區四大部分,是城區中面積最大的壹處公園,2017年底被評為3A級 旅遊 景區。
開山景區主要景點包括南門廣場、東門廣場、舜師廣場、單父雕像、呂後雕像、四君子雕像、怡心亭、觀荷亭、吟詩亭、鳴琴亭、硯亭、功德亭、龍騰橋、曲橋、明冉美術館和開山遺址等,其中最富有 歷史 文化內涵的景點就是開山遺址了。
開山遺址又叫張堌堆遺址,堌堆南北長150米左右,東西長120米左右,堌堆高約5米左右,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堌堆遺址包含有龍山文化、嶽石文化、商周文化等幾個時期的文化遺存。根據遺址上面的資料顯示,張堌堆原來叫商堌堆,是殷商至唐宋時期開山壹帶生活的居民區和墓葬區,後來口傳由商堌堆誤為張堌堆,其實它的本來名字叫做開山,意為平原上隆起的土丘。
明朝萬歷年間的《兗州府誌》記載:
清朝乾隆年間的《曹州府誌》記載:
民國時期重修的《單縣誌》中記載:
根據這三種地方誌的記載,現在的張堌堆應該就是原來的開山遺址,2003年開始建設開山公園時,曾在張堌堆遺址附近挖出了壹塊刻立於乾隆五年(1740年)的“開山舊跡”石碑,這進壹步證實了張堌堆就是原來的開山。
在單縣八景中的開山積雪就是描繪的開山美景。據當地史料記載,古城東南的張堌堆土臺高聳,高臺山松柏成蔭。每當冬天大雪初霽時,高臺上冰雕玉琢,銀裝素裹,是踏雪登高、欣賞雪景的最佳之地,所以就有了開山積雪壹景。佚名的清代文人還留下了壹首古詩來贊美開山積雪美景:
另壹位清代單縣邑人劉曉嵐在《開山別業》中也描繪了開山的優美景色:
山河如故,風景依然。
如今的開山景區已經成為壹處菏澤人休閑度假的好去處。開山湖中波光瀲灩、湖水漣漪,岸邊煙柳依依,開山之上綠草如茵,松柏森森,壹條條石板鋪就的小道曲徑通幽,讓人暫時遠離都市的浮華喧囂,享受靜謐悠閑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