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字康熙字典筆畫:6畫。
光(拼音:guāng)為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文字的光像人頭上有火,火能給人們帶來光明。
光的本義是明亮,引申指光線、亮光,又引申指光榮、光彩。光也表示增光、發揚光大、作動詞用。由於光滑、裸露的東西容易反光,故引申為光滑、平滑。山水風景明亮光鮮,所以風景也叫風光。
古籍釋義
卷十上火部古皇切(guāng)
明也。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
,古文。炗①,古文。
註釋①炗:王筠《說文解字釋例》:“炗從廿火。廿,古疾字,速也。火速則光盛也。又加炎則緐(同“繁”)復晦滯矣,恐是籀文。“
朙也。
註:《左傳》周內史釋易觀國之光曰:光,遠而自他有燿者也。
從火在兒上,光朙意也。
註:說會意。目在兒上則為見,氣在兒上則為欠,口在兒上則為兄,皆同意。古皇切。十部。
炗,古文。
註:庶字從此會意。
子集下兒字部光;康熙筆畫:6;部外筆畫:4
古文:炗、?、?、?
《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竝廣平聲。《說文》:從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又謚法,能紹前業曰光。
又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為氏。晉有光逸。
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