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傾斜的傘教案

傾斜的傘教案

 作為壹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麽寫好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傾斜的傘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傾斜的傘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外公和“我”之間的溫情。引導學生懂得回報愛,把愛傳遞下去。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感悟“傾斜的傘”的含義。

 5、會用三個“仍然”造句。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語句,體會外公和“我”之間的溫情。

 教學重點:

 體會“傾斜的傘”所代表的祖孫間的親情

 教學難點

 體會“傾斜的傘”所代表著的祖孫間的親情,了解文章題目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在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2.提高學生隨文識字,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導入

 同學們,平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下雨天,下雨天會帶什麽東西?那妳們打傘的時候是怎麽打的(放在正頭頂),可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打的傘是這樣的,(出示傘的圖片)斜著貼,這是壹把什麽樣的傘?(傾斜的傘)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就是《傾斜的傘》(板書課題)突出傾斜,再讀課題。同學們,我們學習的課文是傾斜的傘,課文為什麽以傾斜的傘為題,傾斜的傘裏包含著什麽樣的感情呢?我們壹起來感受這篇文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 2.如果讓妳用課文中壹個詞來概括這把傘,妳會用哪個詞?教師引導:出現在課文的最後壹段(溫情)這是怎樣壹把溫情的傘呢?答案就在課文的語言之中。溫情是什麽意思?我們用組詞的方法來理解。先用情組詞。(親情、心情、感情)有壹個詞和感情壹個意思,也用了感和情這兩個字,這個詞是(情感)。情感就是情字在溫情中的意思。溫情是壹種什麽樣的情感?我們再用溫組詞填在這個括號中。(()的情感)(溫柔的情感、溫暖的情感、溫馨的情感)對,溫情的意思就是讀(溫柔的情感、溫暖的情感、溫馨的情感)

 3.那是把充滿溫情的傘,這溫情還包含在課文的兩幅插圖中,誰能用簡單的語言概括這兩幅畫面。(丹丹小的時候,外公為她撐傘,傘歪向她那邊。)

 (丹丹長大後,她為外公撐傘,傘歪向外公那邊。)

 4.課文主要講了什麽?

 文章主要寫了小時候外公為“我”撐傘,把傘向“我”傾斜,外公自己卻淋濕了,長大後“我”為外公撐傘,“我”自己也淋濕了的故事

 三、學習生字詞

 1.喜逢墨招胳膊歪瞇濕透服微顫抖逢挽惑顫濁珍

 2.新詞語

 喜歡每逢墨綠色招手挽住胳膊沒歪困惑淋濕衣服仍然微微顫抖渾濁珍惜傾斜

 四.朗讀課文

 那現在咱們壹起來讀讀課文,老師讀1—3自然段,妳們讀剩下的部分,看誰讀得流利。

 教師:同學們聽得很投入,讀的也特別認真,非常流利。

  第二課時

 壹、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傾斜的傘>。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並且學習了生字、新詞。那麽同學們都掌握字詞了嗎?

 2.認讀生字,新詞

 二、走進文字,品味溫情

 1.第壹自然段

 喜歡:喜愛,喜好作用:為下文作鋪墊

 2.第二自然段

 ①句中的“每逢”“便會”說明了什麽?(說明外公每次下雨時都會為“我”撐傘,體現了外公對我的關愛) ②“壹蹦壹跳”說明了什麽?體現了“我”看見外公後的喜悅的心情。

 ③“鉆”既可以看出我怕雨淋有些著急,也說明鉆這壹動作的嫻熟。“挽”表明我和外公之間的親密關系,這裏挽住的不僅是外公的胳膊,更是外公對“我”的愛。

 寫了每逢放學下雨時,外公便打著傘來接我,體現了外公對我的愛。

 3.第三自然段

 ①“驚訝”的原因是什麽?驚訝:感到意外,奇怪。是因為雨中的天空變成了那把墨綠色的大傘,仿佛那傘有多大,天空就有多大。

 ②外公頭頂上本來應該墨綠色的天空卻變了,壹半是墨綠色,壹半卻是灰蒙蒙的。

 本來是什麽意思?原來>外公頭頂為什麽變了?體現了外公的什麽感情?體現了外公對丹丹的愛>

 ③外公知道傘歪了嗎?我為什麽感到困惑?外公知道傘是傾斜的,那是他故意那樣做的,傘明明是歪的,外公卻說沒歪,這讓我感到困惑。外公說傘沒歪,壹半是逗外孫女,壹半是為了堅持把傘傾向外孫女,好讓她不淋著雨。面對我的困惑,外公“笑而不語”,這笑裏包含的是對外孫女的深深的愛。

 這段寫我發現外公把傘打歪了,外公卻說沒有歪,這使我感到困惑。

 4.第四自然段

 ①第壹句話中,外公被淋濕的原因是什麽?外公把傘的大部分都讓給我遮雨了。

 ②祖孫倆的對話表現了外公和我的互相關愛,我雖然年紀小,但是壹回家就註意到外公淋濕了,讓外公趕緊擦壹擦,是壹個懂事的孩子;外公用大半個傘為外孫女擋雨,還擔心淋濕了,可見心裏全是對外孫女的疼愛和關懷。祖孫倆的壹番平常的對話,包含著動人的親情。

 ③最後壹句,外公為什麽開心地笑了起來?因為外孫女沒有淋濕,外公感到很欣慰;更因為外孫女的天真,她誤認為是因為傘大才沒有淋濕自己的,她逗笑了外公。

 這段寫回到家裏,外公自己壹邊肩膀都濕透了,卻還擔心我被淋濕。

 5.第五自然段

 ①“每次”“總是”兩個詞語說明了什麽?說明經常是這樣,從中可以體會出外公對“我”的無盡的關愛。 ②如果去掉這兩個詞,表達的意思還壹樣嗎?

 說明經常是這樣,從中可以體會外公對我的無盡關愛。去掉這兩個詞,表達的感情就不強烈了。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句子。

 第壹部分1—5寫我小時候,外公為我撐傘的事情

 6.第六自然段。

 ①第壹句話,在文中有什麽作用。承上啟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撐傘的人和被傘呵護的人之間的角色進行了轉換。

 ②不知過了多少年,撐傘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綠色的大傘,壹切和以前壹樣。

 ③仍然什麽意思?表示情況沒有發生變化、

 ④從這句話中妳明白了什麽,體會到什麽?很多年過去了,我做著外公當年做的事,表達了我對外公的愛。

 ⑤練習用仍然寫壹句話

 7.第七自然段

 ①第壹句話中,外公的聲音為什麽“顫抖”?因為激動而顫抖。因為那個曾經年幼的小女孩兒如今的這個舉動所傳達的無限愛意而激動。

 ②“壹半是墨綠色的,壹半是灰蒙蒙的”,為什麽?因為我把傘偏向外公那邊了.

 ③最後壹句,句中的壹個“熱”字,有什麽含義?反映了我心靈感悟的歷程。當年的“驚訝”“困惑”在“不知不覺中”中,在外公壹片愛心潛移默化下冰釋了

 ④這句話與前文有什麽關系?照應前文,說明愛的傳遞。

 這段寫的是我打傘的動作讓外公激動不已、

 8.第八自然段

 從“微微壹顫”“雙眼淚光點點”的神情裏,可以看出什麽?可以看出外公被我的愛深深的感動了。這段寫外公看到我被淋濕了,內心非常激動。

 第二部分6---8自然段:寫多年後,我為外公撐傘,這傘中傳遞的是晚輩對長輩的濃濃親情。也可以感受到對丹丹的愛。第七自然段中,我做著外公當年做的事。

 9.第九自然段

 ①這個結尾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麽?結尾緊扣題目,點明了中心,升華了“傾斜的傘”所蘊含的思想意義。作者表面是說”珍惜““愛護”那把傘,而實際上所珍惜““愛護”的中可貴的親情

 第三部分,寫我會永遠珍愛這把充滿溫情的傘。

 三.總結全文

 1.跟著音頻再次感受壹下這種溫情。

 2. 總結:這篇課文通過對雨中兩個感人的小場景,表達的卻是祖孫間的摯愛親情

 三、使愛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紮根1小拓展:這雨中、這傘下,籠罩著濃濃的親情。長大後我懂得了外公的傘為什麽總是傾斜的',知道了用自己這顆感恩的心去回報外公。同學們:滴水之恩,自當湧泉相報,妳是怎樣回報父母、長輩的愛呢?教師:課文學習到這裏,我們壹定有了初讀課文不曾有過的感受,是啊!再看這把傘,這不僅僅是壹把傘,這傘裏有愛心,有溫情,它讓我們懂得被愛是那麽的幸福!孩子們在我們的身邊,有那麽多的人在關愛著我們,這把“傾斜的傘”也在妳我身邊,可有時我們卻視而不見,請再次從記憶裏拾撿起這些愛的片段。引導學生回憶以下情景:出示:

 在我生病時:……

 在我被雨淋時:……

 在我夏天熱的睡不著覺時:……

 在我跌倒時:……

 在寒冷的冬天裏:……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回憶把愛說出來。請學生試著寫壹寫。老師想把壹首《感恩的心》送給大家,想想聽完後妳最想說些什麽?(生講述自己的溫情故事,師講述自己在路上遇到困難急需幫助時很多好心的陌生人熱心幫助的故事)

 同學們,其實愛不僅來自親人,還來自朋友、老師、同學,熟悉的人甚至陌生的人,讓我們用真誠的心去感受愛,回報愛,奉獻愛,那麽,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和諧、友愛、美好!

傾斜的傘教案2

  教學內容: 冀教第六冊11課《傾斜的傘》

  教材分析 :當今,孩子們不論是吃的、穿的、玩的,就連上學,無壹不在享受著親人的愛的呵護,那麽他們是否感受到了愛的溫馨與幸福呢?他們又是否懂得去感恩、回報這些愛呢?《傾斜的傘》這篇課文正適時地呈現在學生面前。

 《傾斜的傘》是壹篇敘事兼有抒情的散文,它以“雨中傾斜的傘”為線索,將外公對“我”的愛和“我”對外公的愛這壹“愛”的情感線連綴起來,使“雨中***傘”這壹生活中常見的細節中蘊涵著強烈的愛的氣息巧妙地呈現出來,給人以愛的感動,讓人全運會到親情的溫馨。課文的結尾部分,作者在抒發著內心強烈的情感,同時,人們讀起來也會清晰地認識到,雨中傘下籠罩的是濃濃的親情,時空變幻傳遞著的也是濃濃的親情。

  教學重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除了知識、技能與方法外,還應側重於了解在雨天外公對年幼的“我”的呵護,以及長大成人後“我”在雨中對年邁的外公的照顧,體會到祖孫間的親情,學會感恩,懂得回報。

 因此,我對本課的教學有如下設計:

  壹、談話引入。

 由於課前布置預習,同學們對這篇課已經有了壹定的了解,所以可以引導學生圍繞這樣的話題閱讀和思考:雨中的傘下發生著怎樣的故事?這樣就可以使學生集中地表達或“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這壹基本的閱讀要求,因而又可以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同時師生***同走進課文,去感受“我”與外公之間濃濃的愛。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詞。

 1、聽完課文朗讀,讀完生詞卡,即幫助了學生正字音。

 2、在聽前布置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勾畫出不懂的詞語,此時提出並討論交流,如:淅瀝聲、困惑、混濁……

 3、檢查學生讀文情況,並適時評價。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引導學生,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我”小時候發生了什麽事情?“我”長大後發生了什麽事情?場景有哪些相似?人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通過仔細閱讀,不難說出雨中傘下壹樣傾斜的傘的情景的相似,而同時通過進壹步的閱讀思考,品味如外公和“我”的對話,“我”給外公遞毛巾的細節等,而感悟到祖孫之間的親情。

 2、引導學生,說壹說文中哪些詞語或語句,給妳的感觸最深,談談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抓住“傘歪了”、“總是壹半幹的壹半濕的”和兩次描寫外公的笑容處,讓學生談出體會)

  四、閱讀與交際

 1、由於課文描述的是生活中的細節,是很多人司空見慣卻不曾認真思考過的細小場景,學生可以從中學會如何面對生活,所以我向學生提出“有時,壹句問候、壹個眼神、壹個小小的舉動……往往能給人帶來溫暖和快樂。”妳在生活中有過這樣的體驗嗎?請說壹說。

 2、結合課文最後壹句話,以“那把傾斜的傘是( )的傘”為基本句式,給這句話換種說法。

 該練習既可以培養學生表達的豐富性,又可把本課情感目標進行內化,使關愛他人的種子在學生中慢慢地紮下根。

  五、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歸類識字如:淋、混、濁、淚

 2、註意“丹”字,容易多寫壹點。

 3、班內交流記憶字形的好方法。

傾斜的傘教案3

  壹、復習導入

 1、我們繼續學習30課《傾斜的傘》,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內容,並且自學了生字詞,下面老師先來看看同學們字詞都掌握了嗎?

 (1)檢查生詞淅瀝挽住肩膀混濁笑瞇瞇仍然撐傘顫動顫抖困惑

 (2)檢查生字淅挽瞇肩撐仍顫混濁

 2、夏天的時候,們經常遇到雨天,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壹個有關雨中的動畫,請看大屏幕,妳從動畫中看到了什麽?把妳看到的說給同學們聽聽!

 小結:在茫茫的雨中,人們撐著傘行走,猶如壹葉葉揚帆的小舟湧動,遠遠望去,仿佛五顏六色的花朵,美麗極了。雨中,傘不僅美麗,在這把傾斜的傘下還有著動人的故事呢!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積極的閱讀情感)

 3、講故事。

 誰能結合課文把傾斜的傘下的動人故事講給同學們聽聽!

 (不是說主要內容,而是生動的講述。壹方面有利於語言的內化,另壹方面也有利於抒發情感,進而感染他人。這是綜合性很強的訓練形式。)

  二、感悟課文

 1、聽了這個動人的故事,妳有什麽感受?(板書外公→丹丹)

 (先從直覺上把握文章的主旨,下面還深入體會。)

 2、妳是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外公對丹丹的愛?

 (抓住語言感悟點,深入體會。)

 (1)、外公頭頂上的天空壹半是墨綠色的,壹半是灰蒙蒙的。

 (2)、外公擡頭望了望,笑瞇瞇地說:“沒歪呀。”我困惑了:“明明是歪向我這邊了呀!”外公笑而不語。

 丹丹困惑,不明白,妳明白嗎?外公笑的是什麽?他想要說什麽?

 (3)、指導朗讀。妳能讀出丹丹的困惑和外公的高興嗎?誰來讀丹丹?誰來讀外公?

 (4)、“妳是不是被淋濕了”

 (5)、就這樣,每次我們從雨中回來,外公的身子總是壹半幹的壹半濕的。“每次”、“總是”這兩個詞去掉和原來意思還壹樣嗎?

 (6)齊讀這壹感人的情景。

 (小結)日復壹日,年復壹年,丹丹在外公這樣的關愛下健康幸福的成長著。

 3、妳又從哪感受到了丹丹對外公的愛?

 (1)、我做著外公當年做的事。

 (2)“回到家裏,接過外公遞過來的毛巾,看見外公嘴角微微壹顫,已開始混濁的雙眼淚光點點”。妳讀懂了什麽?妳是從哪個詞體會到的?說說妳的理解。“微微壹顫”、“淚光點點”體會到外公的激動與幸福。

 (3)指導朗讀。

 (過渡)這篇課文通過對雨中兩個感人小場景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親人之間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的親情。

 (以上這部分教學,引導學生緊扣文本,憑借對重點語言文字的形象化感悟,進而深入理解人與人之間的摯愛親情。這個環節是課改前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合理部分,如果拋開語言文字,空對空的說教,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不會有好處。)

  三、擴展

 1、續編故事。

 老師這還有壹篇這樣的文章,但雨中的情景需要同學們去想象。請聽錄音:

 (1)我忍不住向頭上望去。我望到了什麽?發現了什麽?是怎麽想的,怎麽做的,媽媽又是怎麽說的,怎麽做的?請妳充分展開想象,把下面發生的故事說給同學們聽聽!

 (2)我急忙向公交站臺跑去。下面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請妳繼續展開想象。

 在雨的世界中,親人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多麽溫馨與甜蜜啊?

 (以上這個環節同樣是整體性很強的訓練。選擇了跟課文主題近似的生活素材,讓學生大膽想像,這是采取“投映”的方法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感悟程度。工具性與思想性結合的比較恰當,既是組織語言、運用語言的過程,又是思想上受教育的過程。教學時應當註意對學生的思想要寬容,想法可以豐富多樣;在語言的表達上,比如體態、表情,言語的連貫、口齒的清楚等應註意培養。)

 2、現場采訪

 (1)下面老師給同學們壹個現場采訪的機.會,同學們都當小記者去采訪在座的聽課老師,看看老師們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樣關心自己的孩子和學生的?還可問問老師們聽了這壹課後的感受。

 (2)采訪之前,老師先考驗壹下同學們會采訪嗎?壹要註意使用禮貌用語,二要把采訪的內容說清楚。

 (3)祝妳們采訪成功!

 (4)匯報采訪結果。

 (這個環節是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采訪前引導學生註意學習交際的技巧、禮儀等,這是工具性的體現;采訪內容則是課文內容的生活化。力圖使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實踐性有機融合在壹起,實現學語文就是學做人的追求。)

  四、談感受

 同學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對老師的現場采訪,結合妳課前搜集的有關長輩關心孩子的資料和妳的日常生活經歷,妳有什麽想要說的嗎?

  五、總結

 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長生活中,有親人的疼愛,有鄰居的關心,有老師的體貼,有同學的幫助,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愛的包圍中成長著,我們在接受別人關愛的同時,更應學會去幫助別人!

傾斜的傘教案4

  內容簡析

 本課寫了“我”小時候下雨時外公總是把傘傾向“我”這邊;“我”長大後開始懂得在下雨時把傘傾向外公那邊。那把傾斜的傘體現了外公和“我”之間溫馨的情感。

  設計理念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充分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識字,自主探究,自主發展想象;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朗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目標

 1.認識“逢、挽”等6個生字,會寫“喜、逢”等1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邊讀邊體會外公和“我”之間那種溫馨的情感。

  重點難點

 邊讀邊體會外公和“我”之間那種溫馨的情感,激發自己學會關愛他人,做壹個充滿愛心的人。

  教具準備

 課件或掛圖。

  教學時間

 2~3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壹課時

  壹、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在這壹單元裏我們已經學習了兩篇課文,認識了壹位充滿愛心的小姑娘和壹位無私奉獻愛的小男孩兒。這節課我們再來認識兩位充滿愛心的人,好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質疑:讀了課題後,妳有什麽問題要問嗎?學生設疑,互相釋疑。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同學。

 2.再讀課文,把生字詞和自然段序號註出來。

 3.出示生字詞。自由讀,想想在字音上妳有什麽要提醒同學的。

 4.讀生字詞正音。同桌互讀、“開火車”讀、齊讀。

 5.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壹讀,把課文讀正確,不能加字或漏字。

 6.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認真聽他們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7.聽錄音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寫的是誰和誰的什麽事?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認讀有拼音的生字詞,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詞。

 2.識記生字。自主選擇生字識記,組內交流,全班反饋,說說妳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

 3.指導書寫較難寫的字。讓學生先觀察字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後說說發現了些什麽,最後教師示範,指導學生書寫。

 4.互相欣賞,檢查訂正。

  四、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1.這節課妳有什麽收獲?

 2.課後認真朗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第二課時

  壹、復習引入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想想課文先寫什麽,再寫什麽,最後寫什麽。

  二、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1~5自然段。

 (1)指名讀1~5自然段。想壹想:這5個自然段寫了什麽?

 (2)看文中的第壹幅插圖,圖中畫了些什麽?人物的心情怎樣?畫的是課文哪幾個自然段的內容?

 (3)默讀2、3自然段,找出表達了“我”和外公很開心的句子讀壹讀。

 (4)再自由讀2、3自然段,想壹想:妳認為哪些句子寫得最好、最令妳感動?妳是怎樣把這些句子讀好的?

 (5)自由讀4、5自然段,看看妳明白了什麽。

 (6)教師小結。

 2.學習第6~8自然段。

 (1)指名讀6~8自然段,想壹想:6~8自然段寫了什麽?

 (2)文中第二幅圖畫的是6~7自然段的內容,比較壹下第壹幅圖和第二幅圖有什麽不同。

 (3)自由讀第6自然段,想壹想:這句壹***用了多少個“仍然”?該怎樣讀好這段話?

 (4)自由讀7、8自然段,想壹想:妳知道了什麽?妳現在最想說些什麽?

 3.學習最後壹個自然段。

 齊讀最後壹個自然段。妳認為該怎樣把這句話讀好?

  三、總結全文

 (1)課文題目為什麽叫“傾斜的傘”?這裏面包含了什麽意思?

 (2)妳現在想對課文中的外公或小作者說些什麽?

  四、布置作業

 跟同學講壹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充滿愛心的事情。